不一样的季晨(一)(2 / 2)

他眼睛亮闪闪的看过来:“大姐,你很有经验吗?”

陈小鱼脸腾地就红了,不知道怎么接,他胜利的笑了:“小米,上叔叔肩上来吧,别让小鱼妈妈担心。”

不远处,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正在对小鱼他们招手,小米开心的喊道:“王姥姥······”

王姥姥伸手接下小米,对季晨说道:“小季老师,我包的饺子,你们吃完再走吧。”

“大妈,我要去她家吃饭。”他眼睛看了下小鱼。

王大妈笑了:“我把小鱼姑娘的妈妈也请来了,就差你们了。”

陈小鱼好奇妈妈已经来了,跟着王大妈进屋,真的看见妈妈正在摆碗筷,满脸的笑意,从昨天到这里,妈妈一直在笑,小鱼心里莫名的温暖。

北方的习惯,只有年节或家里来了重要客人才包饺子。厨房锅里的水翻滚着冒着热气,旁边放着一托盘饺子,大妈说:“就等你们进屋就下锅了。”

陈小鱼第一次见王大妈,而且还来人家吃饭,有点拘谨。季晨碰了她一下,笑道:“别见外,这里的人和城里不一样,很亲,把你当一家人的那种,你就别把自己当外人了。”

小鱼想象征性的帮下忙,大妈说:“你俩任务是哄孩子,把我大外孙女哄好了就成。”

她的大外孙女?小鱼全屋看了一眼,只有小米,很快明白过来,就像小米叫所有人妈妈一样,大家都把她当成自家的孩子,叫外孙女,是把小米的妈妈当成了自己的女儿,郑晓,一直被大家喜爱,并记在心中。

饺子是猪肉白菜陷的,很鲜也很香,小鱼觉得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一次,小米吃得顺嘴淌油,大妈一边替她擦着,一边说:“姥姥天天给你包,有菜有肉,还不缺营养。”想想小米在城里不爱吃饭,保姆追着喂,还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大妈,您孩子多大了?”小鱼好奇。

“我儿子三十六了,孙子在镇里上高中。前些年,他和媳妇在南方打工,一年回不来一趟,怕花路费,媳妇差点和他离婚。后来,郑镇长带着大家致富,在镇里成立加工厂,我儿子就回来了,儿媳妇也去上班,正好孙子在镇里上学。没有小米妈妈,我们这家就散了。”

大妈满满的感激,连小季脸上都是慕色,这样的人生虽然短暂,却不停被人记起。

吃完饭,小鱼和季晨收拾碗筷,小季说:“我下午要去猪场一趟,那里自动投料好像不敏感了,我去看下啥情况,你帮我带下孩子们,上午不是说写体验吗?写的好的要奖励,说话要算数哦。”

陈小鱼乜斜他一眼,回道:“我会的,现在去吗?”

“你现在回去哄小米睡个午觉,大约半个小时叫她。”一个大四的男生,还知道哄孩子睡午觉,陈小鱼眼底藏不住笑,“你挺有经验嘛。”

“你细心你也有。”他看出她的揶揄,没好气的回答。

小鱼没再争辩,老妈已经带着小米开始告别,王大妈送到门口,对他们说:“我老太太在家没事,随时可以过来吃饭,你们可千万别外道啊。”

中午,山村很静,阳光似乎格外耀眼,连天空的蓝都格外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