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如是还是第一次逛农村的大集。
现在是七十年代末期,市场自由经济刚刚恢复。农民和非农之间的交易很多,量很小,规模也不大。大多都是自家的一些农产品,在就是自己家做的一些小玩意儿摆出来卖。
晏如是好奇地左看看,又看看,心里琢磨着,她要做点什么东西,也可以摆到集市上。
陆观年瞧着她东瞅瞅,西看看,对什么都感兴趣儿,便道:“你喜欢什么,我买给你。”
晏如是蹲在地上看着那个大娘面前摆着的几副鞋垫,上面绣着的都是富贵花开和多子多孙的图样,越看越喜庆。
“我就是看看,看看。”晏如是惊叹这位大娘的手艺,绣的跟真的一样,“大娘,这个多少钱啊?”
“一毛钱一副。姑娘,你看看,你相中哪个了?”大娘满脸热情地说道。
“哦,我就是看看,看看,”晏如是笑这把手里的鞋垫放在了摊子上,又继续往前走了。
晏如是和陆观年走了半天,也才走了一大半儿。
太平山的集市比较大,往上走,连上了三道,往左走是去县城去的。
晏如是站在集市的中央,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听着四外的吆喝声,晏如是闻到了金钱的味道。
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机会,要是不挣到钱,就是他们太傻了。
晏如是的眼底涌现了跃跃欲试的兴奋。
“你饿了吧,”陆观年买了两个肉包子,递给了晏如是,“赶紧吃吧。”
“嗯,”晏如是接了过来,轻轻咬了一口。
皮厚,馅儿料不足。
味道不好吃,这是晏如是的第一反应。
第二反应是这包子的面没发好,感觉有点酸。
不怎么好吃。
晏如是只吃了一口,就不想在吃了,“观年,你吃吧。”
“你不吃吗?”
陆观年盯着她手里的包子,直咽口水。
“我还不饿,你吃。”晏如是把手里的包子给了陆观年,开始认真研究起来这个集市上的东西。
晏如是转了一圈儿,才看中了两家卖小鸡仔的人家:“大爷,你这个小鸡仔咋卖的?”
“我这鸡崽子都是家里老婆子摸的,三毛钱一只。小姑娘,你要多少只啊?”老大爷笑眯眯地说道。
晏如是两辈子加起来,还是第一次挑鸡崽子。小心又谨慎地挑来挑去的,生怕自己挑不好了,鸡崽子拿回去就死了。
“你看着点,别挑的都是公鸡。”陆观年蹲在晏如是的身边,仔细地看着老大爷摆出来的小鸡子。
晏如是惊讶地看着他,道:“这么小的鸡崽子,你还能分得出来公母呢!”又觉得自己的话,让人觉得生疑,便道:“我呀,按我娘说的,在这儿看了半天呢,都没看出来哪只是公,哪只是母呢!”
悄悄地偷瞄了一眼陆观年,确定他没多想,才悄悄地长出了一口气。
还好,适当地把话给圆回来了。
要不然,按照陆观年这个聪明劲儿,肯定是要察觉出来了。
到时候,他问了一堆,她该咋回答呢?
“嗯,要不然抓的都是公鸡,咱们家就不用睡觉了。”陆观年的眼力好,从老大爷的篮子里挑出来了五六只,放在了晏如是的篮子里,“这些够吗?”
晏如是低头数了一遍,道:“在挑几只吧,凑十只。”晏如是跟老大爷讨价还价,“我买十只,大爷你在送我一只。”
“这可不行啊,我这都是自家摸出来的。老婆子费心费力的,就指着这个挣钱呢!”老大爷不同意。
“大爷,要不我买十五只,你送我两只?你看看,你这都摆在这里这么长时间都没人来。”晏如是笑眯眯地说道。
“那也太多了。”老大爷还是舍不得。
晏如是笑道:“大爷,您看我买的多,这两只小鸡子您就当添头给我吧!我不挑了,行不?”
老大爷想了会儿,道:“那行吧。”
晏如是忙让陆观年又挑了几只小鸡子,装到了篮子里。给了老大爷钱之后,才离开了老大爷的摊子。
“如是,我们买的鸡,是不是有点多啊?”陆观年看着晏如是篮子里活奔乱跳的小鸡仔,皱了皱眉,“这得吃不少的粮食才能长呢。”
“不多。”晏如是欢快地走在了前面,看着热热闹闹的集市,眉眼含笑:“咱们俩背着两千多块钱的饥荒呢,不得趁着手里有俩钱,琢磨琢磨干点啥啊?”
“你想养鸡吗?养鸡不行的,这家家户户都养鸡,卖不动的。”陆观年以为晏如是要养鸡,忙跟着劝了几句。
“谁说我要养鸡的,”晏如是笑着在一家卖鸭子的摊位前停了下来:“我啊,是养大了之后,在吃掉了!”
陆观年一脸愕然,“把他们养大了,就为了吃?”
“是啊,不行吗,”晏如是说的理所当然,“别纠结养鸡吃不吃了,你现在啊,要挑鸭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