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丞相,你也算是学富五车,一代才子,怎么教导起陛下来,总是不紧不慢的,你这简直是误人子弟啊!”
吴御史的白胡子被他自己口中呼出来的气,吹得老高,情绪也是十分激动。
他向来是个急性子,惯见不得这样磨磨蹭蹭的教学方式。
秋月白也早就知道吴御史对他的教学方式不满,不过他也一直没有在意,一种先生有一种先生的教导方式,这原本无可厚非。
不过今日,既然吴御史已经提出来了,那么他自然也不能当作没听见。
“吴御史,我这怎么能叫做不紧不慢?我每日教授陛下的都是圣贤书中的内容,留下更多的时间让他自己消化领悟,依照吴御史那样的方式,岂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吴御史气不打一处来,“陛下现在年纪这么小,你让他悟,能悟出什么东西来?还不是得先把东西死记硬背下来,将来再慢慢去体会?”
“当时不解其意,将来也不会灵活的引经据典,这就犹如地基不牢固,也会影响上面的建筑。”
秋月白不明白,为何吴御史会这么急着让小皇帝读书,明明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虽说他年幼的时候,也读了不少书,可是那时候,并没有人强迫他,全都是他自己兴致所至。
大概还有家学渊源的缘故,整个秋家无一人不爱读书的。
吴御史见说不过他,于是反问道:“难道秋丞相你幼年的时候,都是等着把书中的内容全都悟出来了,才继续读的书,写不出《咏江赋》这样的文章来吧?”
吴御史心中暗自得意,心想这一句话肯定是戳到了秋月白的心里,他若是回想一下自己,就明白广读书的好处了。
“是啊。”
秋月白很自然地点头,“幼年的时候,我读书的习惯就是先了解清楚明白其中的含义,才接着去读,若是我自己了悟不出来,便询问家中长辈,可最终总是能弄明白的。”
这下吴御史算是哑口无言了。
好吧,人家出身书香世家,家学渊源,又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才子,咱们比不了,比不了啊!
“可秋丞相是否考虑一下现实情况?陛下不是你,他若是三日理解不了其中含义,就等三日,若是三月理解不了,难道还不接着往下学了?”
秋月白回道:“当然不是,一篇文章我们最多在此停留五日,若是五日还不解其意,只能暂时搁置,接着往下学,等到半年或是一年之后再拿出来,届时陛下一般就已经能明白了。”
吴御史听了直摇头,“这样要学到猴年马日去啊!”
秋月白眼中一动,看向在一旁看戏的小皇帝,“陛下,猴年马日是什么意思?上个月我们刚刚学过的。”
小皇帝一怔,没想到两位先生吵得好好的,会突然问到他。
他顿时有些手慢脚乱了,就想要去翻书籍。
秋月白走过来,按压住他正有翻书动作的小手,“陛下,这个问题不必翻书,仔细想想,您可以的。”
旁边的吴御史忍不住了,“陛下,猴年马月啊!”
多少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实际上,也不是吴御史非要揠苗助长,实在是他心里急啊。
他是圣祖皇帝时代就已经在朝为官的老臣了,可以称得上是三朝元老,可如今朝政被一个女人把持数年之久,他心中焉能不急啊?
小皇帝必须在成年之前,掌握足够的知识,读够多的书,将来才有可能与金玉公主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