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十二重天门(1 / 2)

关于世间准帝数量的思考,让顾玄风原本打算缓慢领悟从无至有的心再度提了起来。

前往混沌虚无之行,迫在眉睫。

按照古史的潮流。

当星海中第一位足以引动“十二重天门”的准帝出现时,就意味着帝路角逐战的开启。

十二,大道之数。

十二重天门的名讳,很多修士都很陌生,甚至不知这是何物。

但要提起十二重天门的另外一个名字,星海间的九成修士都是如雷贯耳!

修士口口声声说的帝路尽头,其实就是走到十二重天门的尽头!

十二重天门,也就是所谓的帝路。

大帝举世皆敌的传说,便是由帝路而生。

帝路,说的是一条通往大道的璀璨登天路,真实存在,而不是存在于修士心中。

一旦有那么一人越过十二重天门,踏足大道。

将“从无至有”的领悟将所有人抛在身后时,那么他多了一个称谓——大帝!

十二重天门有人进入后就会关闭,这就是一个大世只能有一位大帝缘故!

这也意味着先要无敌,镇压一切敌手,才能成为大帝。

古往今来,从来都是无敌成就了大帝的传说,而不是大帝成就了无敌的传说。

大帝,只是证道者无敌路尽头的称谓。

同样,这也是无帝时代会产生的缘故。

一个时代中,如果没有一人能够叩门,走到帝路尽头。

那么就注定这一世都不会有大帝,不会有将“从无至有”玄妙远远抛到身后之人。

如天君神皇岁月前的管托与鲍溪两位准帝……

他们,便是走到了第十二重天门前,将最后一重天门“推开”了一半。

故此,古史对于管托与鲍溪两位准帝评价极高,说其是古史中最强的巅峰准帝之一。

帝路什么时候开启顾玄风不知道,因为还没有第一位引动天门出现的准帝。

其实,此时的众生准帝很悲哀。

这意味着大道认为现在的星海准帝,连第一重天门都走不过去。

“准帝数量极多,也就意味叩门越是凶险。

按照古史惯例,一旦帝路的角逐开始,将是一场大纷争,远胜于佛道之争凶险度。”

顾玄风呢喃,古史中记载佛道之争的两个字是惨烈。

那是因为佛门在起势阶段就杜绝了大批准帝的诞生。

凶险与惨烈两字不可同日而语。

但顾玄风有一种预感,此世的帝路会让凶险与惨烈二字并列。

不因其他,此世的青中骄一辈的谪仙子太多,新生一辈的少年帝也还在不断冒头。

这些人随便拿出一个都能在古史中大放光芒,如四域几大帝统势力的传人,如伏原氏……

如柳小刀,他原本放在古史中也是有资格竞争帝路的,但此世却不够看了。

还有,老一辈的准帝悲哀虽悲哀,但也太多了。

他们不能引动天门出现,不代表着往后岁月中就不能踏足天门,大器晚成对于准帝同样适用。

别忘了那位只在帝位千余年的青天大帝。

青天大帝生不逢时,一生都活在鬼谷大帝的阴影下,可在鬼谷大帝逝去就立马证道了。

可惜青天死的太早,导致很多修士都少有提及他。

毕竟其没有耳熟能详的战绩,也没有一桩桩可歌可泣的过往。

世人只知道青天在破碎鬼谷大帝的烙印后,没有留下自身烙印,间接导致了最近一次无帝时代的开端。

青天大帝,算是唯一一个被提及,也是无话可说的大帝。

而若是没有他的举动,也不会出现直到天君神皇出现才解决的乱局。

抛却这些因素外。

顾玄风一直就知道星海平静的表面下波涛汹涌。

世人不会认定仙的存在,而空藏诡佛死去之后却没有任何后续。

到现在,他还没有搞明白空藏诡佛会在佛门的缘故,其真的只是在躲避天君神皇遗留的神祗追杀吗?

从他掌握的消息来看,空藏诡佛不是仙,而是仙的坐骑。

而他的主人,也就是仙,当年被天君神皇满星海追杀。

毫无疑问,仙绝对是大帝的敌人,否则天君神皇也不会伐仙。

只是成为敌人的理由却是顾玄风想要搞清楚的。

矛盾与冲突一定有前提,大帝与仙的冲突前提是什么?

顾玄风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那肯定是关于永恒这个话题。

众生追求的是成为大帝,再求永恒,大帝追求就是永恒

四域禁地都有着葬着仙的传闻,顾玄风内心认为禁地的起源,或许就是葬着仙尸体的缘故。

佛道之争虽然已经出现了悄然落幕的趋势,但帝路的角逐就在眼前。

青中骄一辈的峰峦已经成为无量道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踏入准帝,引动天门出现。

原本按照古史,有佛道之争的大世就不会有帝路的角逐。

但偏偏因为一些因素,导致这一世既出现了佛道之争,又肯定会出现帝路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