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 刑部侍郎住隔壁(2 / 2)

“我与石大夫相识已久,家母与犬子全赖石大夫医术高超才能生龙活虎的。好不容易能帮上石大夫一个忙,岂有不帮的理?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你们写得好,才好卖。时候不早了,叫人上菜,咱们边吃边聊。”

胡掌柜夸完,打了个响指,立马有店小二开始上菜。许是早就点好了菜,一眨眼的功夫就摆满了一桌。店小二也比一般酒楼的更为负责,认真地报菜名:“汤浴绣丸、雪霞羹、群英荟萃、红香绿玉……”

每一道菜名雅俗共赏,朗朗上口,就是猜不出到底是什么菜。汤浴绣丸,实际上就是四喜丸子;雪霞羹,木芙蓉与豆腐同煮;群英荟萃,炒杂蔬;红香绿玉,青蒜薹炒腊肉……

酒过三巡,胡掌柜道:“您和石大夫合写的《况太守断案传奇》卖得非常火,趁着名气打开了,不如趁热打铁再合写几本新公案小说?只是,各地公案小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再用历史上的青天老爷做主角怕是行不通,得推陈出新。”

“胡掌柜,依你看,怎么个推陈出新法?”

胡掌柜开口启发道:“历史上断案名人都被写得七七八八,只有能经手大案要案的三司没人写。你们合写已晓得公案小说的写法,何不选取三司中某位德高望重的大人写?”

“这却不好。”应硕反对。

胡掌柜皱眉问:“石大夫,怎地就不好了?”

“公案小说会揭发许多世间丑陋现象,若以本朝三司中的大人为实例,势必牵扯到一大帮人。细想历朝历代因写诗写词而被有心人曲解闹成文字狱的,不在少数。若以真人为例写,达官显贵皆有原形,定会树敌无数,只怕书没卖几本,我俩就要命丧黄泉了。”

“那不如虚构一个管案件的衙门?”

“可以考虑。”

酒足饭饱,事也商量得差不多,胡掌柜拿出一叠银票,“石大夫,姜公子,《况太守断案传奇》首印三千本,每本一两银子,这两天卖了两千三百五十二本,便是卖了两千三百五十二两银子。按照刊印之前约好的六四分,阅友堂得大头,你们共得九百四十两八钱银子。银票全是整数,共九百四十两。另外八钱银子,我算一两银子,拿给你们。后面剩下的六百多本书,待全部卖完以后,银子再算给你们。”

胡掌柜将一两银子放在整齐的银票上,再双手捧着递到应硕面前。点完银票数量,分毫不差,胡掌柜先行离开了。

姜棠喜笑颜开,用手指蘸了点茶水数银票,乐得合不拢嘴,活脱脱一个小财迷。

应硕抽出一张十两银票,“店小二,进来结账。”

“早有人付过了。”

“被阅友堂抽走大头,剩下的这么些也不很是不少,咱们五五分。我这就数四百五十两银子给你,剩下的一两银子对半割开分。”

应硕按住她数银票的手臂,“我说过了只要十一两银子,你要敢多给,我就敢把你轰出应府。”

四百多两银子,在京城好地段买个两三进的四合院也绰绰有余了,姜棠丝毫不怕,“该给你的,一文钱也不能少。你不肯要,我住应府也没意思,把我轰出去算了。”

轰出应府不怕,应硕还有别的招,“那把你逐出刑部呢?凭我正三品刑部侍郎的身份,你应该知道不是什么难事?”

“我从未见过你这种……”给钱不要,姜棠气得咬牙切齿。

应硕追问:“我这种什么?”

“不要钱的男人!”

姜棠满腹怒气的实话实说,顿时把他给逗笑了,“姜棠,你委实是个有趣的人。”

“我这么有趣的人给你银票,你也不要,有趣也变得无趣了。”

姜棠气呼呼地转身,将银票一股脑儿塞进上身里衣中,“银票在手,天下我有。我上赶着给你,你都不要,过了这村没这个店,以后你缺银子花别找我哭。”

“我没说啥也不要,该给我的十一两银子,现在就给。”应硕伸手讨要。

姜棠红着脸掏银票,好一通折腾才翻出一张十两银票,双手呈上,“给你。”

“我早说过了,十一两银子代表着对我一心一意。你既送了我十一两银子,可不许再对别的男人有意思,得一心一意待我好。”

“什么一心一意,我才懒得搭理你。”

姜棠满脸绯红,急匆匆下楼,雇了一辆马车,飞奔回应府。到了弄玉轩,一进院门,荔枝捧着一个白瓷盅,“姜姑娘,隔壁少爷命人送来的冰糖燕窝,您趁热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