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做媒(2 / 2)

吴既明端起掐丝珐琅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茶盅,用杯盖轻划了一下碧绿的茶水,再吹了两下,轻抿一下口,才道:“应夫人,我这真有个好人选,你听了在心里合计下合不合适。拙荆有一闺中好友生得一女,芳龄二八,天生丽质,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她祖上曾出过探花郎,她爹现是柳州知府,正四品的官,比正邦官职低一级,也不是京官,但胜在饱读诗书又通情达理。若是正邦有意,我可代为撮合。”

窦氏一听大喜,“吴尚书,您说的这位姑娘,配我家硕儿绰绰有余,还请多多费心,玉成此事。”

“好了,娘,你说风就是雨,吴尚书难得来一趟,还不去张罗些宵夜?”

窦氏还想多问些关于柳州知府千金的情况,却被应硕给推出了书房。

两人落得个清净,关门密谈。

“吴尚书,您夜里来访,想必不止是要给我做媒,定是有要事相商。”应硕开口道。

“正邦,你是个聪明人,那我也不说些弯弯绕绕的虚话。今日散衙前,你递上来一份四人名单,说是他们可担当誊抄卷宗之重任。其他三人可用,唯独姜棠不行。”吴既明捋着灰白交杂的胡须,不如往日和蔼,面带厉色。

应硕猜测:“因为她是女的?”

“虽然我上了年纪,但也不是那种老顽固,在刑部誊抄卷宗,又不必跟捕头一样四处游走,便是个女的也无妨。”吴既明与应硕共事有些时日,深谙他是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索性全盘托出:“半个时辰前,我接到英王亲笔信,说姜棠万万不可用,否则后果刑部自负。”

姜棠只是福建省建阳县的一个小书商之女,被逼得走投无路才进京,怎会跟英王扯上关系?此外,英王不命人结果了她,却要她处处碰壁,摆明是故意整她。

抛开两人恩怨不提,应硕开腔:“吴尚书,姜棠是唯一一个卷子全对的,这等能人不用,再换其他庸才,何来公平可言?”

“正邦,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公平?”厉害如姜棠却不能为刑部所用,吴既明也觉得有些遗憾,但要以大局为重,“正邦,自你进刑部述职以来,一不拉帮结派,二不收受贿赂,三不搬弄是非,做事兢兢业业,为人正直,但至刚易折。咱们没必要为了一个姑娘,跟英王对着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吴尚书,当初人人笑我黄毛小儿无力承担重任,是您一路提携,才让我名满天下。如今,我赏识姜棠,也有提携之心,望您成全。”

吴尚书陷入沉思。

书房外,紧靠着墙大气不敢出一声的窦氏,偷听到姜棠、女的、刑部这几个字眼,应硕为此与吴尚书起了争执,奈何实心青砖筑起的一道墙把他们的声音隔得低沉又遥远,如同念经。

姜棠……硕儿为了她跟顶头上司起争执,什么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