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暂时落定(1 / 2)

陆月婵劝不住这些人,她也没打算劝。

她们倒是开窍挺快的,知道靠自己双手挣钱。

特别是两位大人的家眷,她们专注于绣花,手上的速度一点也不慢下来。

真是庆幸着自己还会绣花,现在就指着这挣点钱了。

林大人家有三位女眷,靠在一起时不时研究花样,郑大人家剩下的人就不多,只有两位女眷,其中一个还是个几岁的小丫头。

年轻的妇人容貌秀美,她坐在一旁很专心的绣花,即便不小心刺破了手指她也不在意,擦干净了继续。

她比在场所有女眷都要心急,因为她上有一位受伤的长辈要养,p;这是郑大人的儿媳妇,郑大人的儿子在流放之前人就没了,便独留她一人要照顾公爹,照顾孩子。

瞧着她弱质纤纤,却凭着一股劲儿撑到现在,所有的苦她都能撑,但是她却差一点就挨不过去了。

流放的路上刚开始吃的苦她都能咽下去,后面那些官差竟然对她动手动脚的,想着她的孩子,她都忍了。

后来官差们变本加厉,就在进驿站前一天,她差点被欺辱,要不是拼死反抗,就被官差得逞了。

她以为等着自己的会是吃人的怪物,她痛苦的想解脱自己,可还有长辈还有孩子,她不忍心丢下孩子。

没想到绝望前夕竟然送来了一丝的希望。

现在她不觉得苦,她要努力生活下去。

这时大家都停下说话,年轻妇人也依旧仔细盯着素帕在上面绣着花样。

她没注意旁人,旁人却注意到了她。

离得年轻妇人最近的是关雯舒,余光瞥见一眼,她惊叹出声:“小郑夫人,你的手还真是巧啊,绣工这般好!”

关雯舒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朝着年轻妇人看了过去,注意力在她的绣帕上。

上面的花鸟图已经成形了,现在正在绣的是树枝上的翠鸟,鸟儿十分灵动,那双眼睛更是活灵活现。

一时被这么多人关注着,年轻妇人有些脸红,呆愣愣的做出一个反应来:“陆二夫人夸赞了,我的绣工比不得大家的。”

这话就太谦虚了,大家都有眼睛会看,会自己分辨,绣工的确是她们这些人里最好的。

林大人家的女眷便凑了过去,先是惊叹一番然后虚心求教。

在阳林县住下也有好几日了,林家人时不时过来跟陆家的人交好,郑家却是没人过来,不过这位小郑夫人的情况大家都清楚。

同为女子,大家对她很是同情。

小郑夫人的丈夫没了,人还那么年轻,要照顾着两个小孩子,现在郑大人身体还病着,也是她照顾。

全家的重担都在她一人肩膀上。

也是这些天郑大人的身体恢复很多,小郑夫人才被拉过来做绣活。

不过她通常是默默低头干活,不怎么同大家说话。

有人求教,小郑夫人也就直说了,她道:“我母亲是绣娘,我自幼跟着母亲学习刺绣,对此熟练些。”

原来如此。

小郑夫人绣得实在是好,女眷们便朝着她请教,小郑夫人时不时就得停下,自己的绣活进步很慢,但她并没有不耐烦,反而很细心的教导。

又一人唤她小郑夫人,小郑夫人便才想起来介绍自己,这个称呼委实不够亲切,还有些奇怪。

“我叫严柳,大家还是唤我的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