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更是一水的“期待”。
“我们的名字不叫小娟……”
施沁虞一开口,满坐寂然。
弹幕更是一片“???”
“奻姦妖婊嫖姘娼妓奴……”
似乎是感觉不到现场的安静和观众的惊讶,施沁虞兀自唱着,前所未有的认真。
——什么情况?
——施沁虞这是唱的啥啊?
——玩儿呢?这跟主题有什么关系?
——我的天,鸡皮疙瘩起来了
——发生了什么事?施沁虞怎么突然改唱这首歌了?
——一直以为施沁虞都是投机取巧,今天突然发现她唱功的确厉害
——虽然但是,这首歌真的太毛骨悚然了
——真敢唱,爱了!
弹幕的反应褒贬不一。
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那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施沁虞怎么会突然选择这么吓人,又和主题不符合的歌?
——去微博看看,就明白了,施沁虞真太D敢!
——刚从微博回来:鱼哥曾经救的女人,杀了家暴的丈夫
——啊啊啊,心疼鱼哥,该有多自责
——鱼哥不是你的错,你尽力了
知道了真相的观众对施沁虞佩服的五体投地,同时也很心疼她。
而施沁虞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想、怎么说,她依旧投入的唱着,只想用歌声为那些被家暴、被害的人发声。
受害者只有一个名字:受害者。
施暴者也只有一个名字:施暴者。
不分男女。
该被谴责的是施暴者,不是男人,更不是女人。
但是这个社会常常模糊了焦点,制造男女对立、要求完美受害者、给施暴者洗地。
最后,社会热点,总是以男女对立结束。
而施暴者却逃脱了舆论的谴责。
施沁虞知道自己的力量渺茫、声音微弱,但她固执的要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