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啊,是上了宋莳的贼船!”宋二嫚发现,宋莳是一步一步叫她们上了贼船。
她知道自己一开始就说明白,她们肯定不会干,就一点一点透露给她们,到现在她们就不好意思说不干了。
她们啊,就是那被赶上架的鸭子,但谁叫她是宋莳呢,她们做姑的不帮她,谁会帮她?
“嘿嘿,姑,我就知道找你们一起开铺子错不了。你们别犯怵,其实教他们做花饽饽很简单的,你们别把他们当成有钱人,就把他们当成大学生。”宋莳给五个姑减压。
宋二嫚她们却觉得宋莳就是吃定她们了。
第二天,铺子选在吉时开业,外面围了一圈人,都在议论铺子的招牌。
“怎么不是叫铺子,而是叫手工坊,阿莳姑娘,你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我们进去能做什么?”
宋莳给大家介绍了什么叫手工坊,又介绍了做手工的好处,能提高小孩的动手能力,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发现更多事物的美好。
“阿莳姑娘,就算做花饽饽好处这么多,可我们不想让孩子这辈子做花饽饽,卖花饽饽啊。”
“就是,我们没打算让孩子做花饽饽。”
宋莳姑娘说得再好听,手工坊就是做花饽饽,学会了做花饽饽,就是卖花饽饽,不然学了有什么用?
“我刚才不是说了嘛,来这里做花饽饽,不是纯粹地做花饽饽,是通过做花饽饽,能让人手巧。跟孩子一起来,一起做,也能跟孩子更亲密。”宋莳提前想到了,要让大家接受花饽饽手工坊,刚开始肯定是很难。
“阿莳姑娘,你这意思是让孩子来这里,把面团当泥巴玩?”
“泥巴可不能吃,花饽饽做出来,我们可以为大家蒸熟,大家可以拿回家吃。”
小孩子都很喜欢吃自己做的东西,这点宋莳最了解,前世她小时候做的花饽饽,不管多丑,她都能大口吃下去。
“阿莳姑娘,那做一次花饽饽,要花多少钱?”
“今天开业,免费。”宋莳大方地说。
一听免费,好几个人带着孩子往手工坊里走,不用花钱,手工坊还能帮着看孩子,何乐而不为?
进入手工坊,当爹的大部分坐那,就算完成任务了,小孩子倒是被桌上五颜六色的面团吸引了,拿在手里就玩起来。
宋莳趁着孩子们玩的投入,给他们讲花饽饽的发源和发展。
看了竹屋里的那些书,宋莳自认为自己有责任,将花饽饽在这个时代发扬光大。
虽然宋莳讲的内容本身挺乏味,不过她讲的方式新奇有趣,还让孩子们上前来看那些妙趣横生的花饽饽,一时间手工坊里充满欢声笑语。
宋莳讲完,叫这些孩子继续做花饽饽,把这里交给五个姑,她则来了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