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现在已经是雍正十二年了,宫里雍正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宝亲王更多的精力都用在朝堂和孝敬皇帝,没时间管着后院的事。
此时宝亲王后院可不能乱,不然会影响皇帝对宝亲王的印象。若是她此时将这事揭出来,闹起来,只会让宝亲王觉得她不懂事。到时她可能就会失宠了。
所以有很理由,让她不要将这事揭穿出来。就像不能现在揭穿素练挑死了主子的奴才来服侍她一样。揭穿这两件事,于她是利大于弊。
再则若是她揭穿出来,素练和其他换个法子算计陷害她,那岂不是更麻烦。还不如就这样,让素练等人以为她不知道,以为她中计了,也省得她们再使其他阴谋算计她。
孟亦瑶检查完之后,又回明堂去坐着恬心。觉得肚子有些饿了,晚饭的时候还没到,孟亦瑶取了块点心出来吃。
清朝一日两餐,上午巳时初也就是上午九点吃一顿,然后到下午申时也就是下午三点吃一顿。其实时间若是饿了,就只能吃点心充饥。
不是因为清朝人习惯一天吃两顿,而是因为清朝不敢不能施行一天三顿。因为清朝的粮食供不起大清的百姓一天吃三顿。
都是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若是皇家施行一日三餐,那宫外肯定也会效仿。后世清朝史书说什么康雍乾盛世,其实都是吹的。纵观整个清朝富的只是满足的高官权贵,富的只是内务府包衣;大清朝的百姓们就没有正真能吃饱饭过。
满清的奴隶统治,愚民政策使得华夏政治、人文等等全都倒退。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但凡是关外来少数民族统治华夏的时期,都是华夏文明经济倒退的时候。前有五胡乱华,后有金、元、清都是如此。
金、元、清的皇帝就像个极度自卑又极度自尊之人,瞧不起汉人,又害怕汉人,所以奴役汉人,残杀汉人,愚化汉人。他们就算是学得再多,也没学会没学懂过。
孟亦瑶吃完手上的点心拿帕子擦了擦手。
这一世,既然她穿越到大清来了,那她就一定要改变后世的历史。不管穿越多少世,她都是种花家的兔叽,她都深爱这片土地。
当然她也爱功德,只有功德才能让她永存不灭。有什么比救国救民,挣到的功德更多呢。
“主儿。”恬心的声音响起,将孟亦瑶的思绪拉回来。
孟亦瑶:“进来吧。”
恬心进来给孟亦瑶行礼:“主儿,夏云他们想来拜见您。”
孟亦瑶:“她们怎么说?是要走,还是要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