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最疼爱的皇子,便是暝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如今暝王要被人克死,皇帝当然在意。
“方国师算的这些签文,可是千真万确?”皇帝耐着性子,问道。
“回皇上,暝王和王妃的签文刚算出来的时候,太后也是不信的,便命方国师多算了几次,结果都是一样的,下下签。太后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事关大齐皇室龙裔,便立即派人将签文送来给皇上亲自过目。”李公公战战兢兢道。
萧晴颜拿起那张信纸,认真的扫了一眼。
“贤妃,你怎么看?”皇帝已经习惯了贤妃的陪伴,一般遇上难解的问题,都会问一问她的意见,至于最后怎么决定,那就是皇帝自己的事了。
“皇上,臣妾觉得方国师的签文,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嗯?此话怎讲?”皇帝继续问道。
“五年前,王爷对外宣称王妃“去世”之后,秦世子便大病了一场,险些丧命。最近这一段时日,王妃未回王府之前,臣妾听闻王爷受了重伤,秦世子又生了一场大病,父子二人险些丧命。如今王妃回了王府,西北战事突然又起,此等祸事,难道真是巧合吗?臣妾不得不信方国师的签文。”萧晴颜蹙眉道。
此话无一说明了秦墨瑶的灾星命格,不是空穴来风。
皇帝被萧晴颜这么一提醒,似乎觉得有道理,事关皇室龙裔,他不得不慎重,“李公公,方国师可有解法?”
李公公立即说道:“有解法,王妃既是灾星命格,那温宪公主便是暝王的福星。方国师说,让暝王迎温宪公主入府为王妃,便可以镇压住王妃身上的煞气。”
乍一听之下,此话多有荒唐。
绕来绕去,还不是想让暝王迎娶温宪公主为正妃吗?
可是,皇帝纵然不信签文的解法,也不敢拿大齐的江山社稷开玩笑。
皇帝正色道:“李公公,你且去给太后回话,这件事朕会认真考虑,让太后不必忧心。”
“是,奴才告退。”李公公转身离开。
“皇上当真要下旨赐婚?恐怕暝王不信方国师的签文,到时候再抗旨拒婚,岂不是丢了皇上的脸面?”萧晴颜说道。
“但朕也不能不顾皇室的血脉,让暝王和王妃和离,他定然是不乐意的,毕竟王妃是秦世子的生母。”
“那便将王妃降为侧妃好了,既能圆了暝王的心愿,又不能寒了秦世子的心。”
“连你都这么认为?”皇帝反问道。
“此乃最好的法子,若是突然将王妃休弃,将温宪公主赐婚暝王,京城的百姓定然会觉得皇上此举不明智。”萧晴颜说道,“皇上,张家虽然被诛了九族,但是张将军生前有不少忠心耿耿的将士。如今他们都被划入暝王名下的东都营,若是因为王妃一事,再让他们找个由头闹事,岂不得让皇上更加烦心?如今西北战事又起,他们可是抗敌的良将。”
皇上拧眉思索,那些将士虽然偶尔闹事,但是无伤大雅。他们终究是和张擎上过西北的战场的人,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御敌的经验。惹怒了他们,全然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