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最深的真情(2 / 2)

谋妃步步倾心 白十九 1178 字 3个月前

做母亲的白起宁稍有私心,希望隆儿再轻松过两年,再接受大任。

白起宁的话,令李昭平改变了心意:“皇后说得对,就等隆儿六岁时,朕再立太子。”

李昭平突地想到了什么,一手搂住白起宁的肩膀:“对了,起宁,丞相近日在大力推进接纳他国贫民的国策,你以为如何?”

“这是多年前,我提出来的政策之一。接纳他国贫民,可使得蜀国人口递增,是件好事。”白起宁答道。

“凡事有利就有弊,若是不能好好安顿这些贫民,反而会给蜀国百姓带来麻烦。各国之间风土人情本就不同,那些贫民之所以远离家乡,来到蜀国也就是为了安稳的生活……”李昭平心中似有踟蹰。

前朝之事李昭平几乎不会问白起宁的意见,白起宁也颇为诧异李昭平为何会跟她商量这些,不过既然李昭平问起了,白起宁就作答:“没错,面临最大的两个难题,一是如何安顿这些贫民,二是如何让他们尽快融入到蜀国百姓之中。”

“你是怎么想的?”李昭平很想听听白起宁的看法。

“皇上应颁布奖励政策,有序地分排耕地,给这些贫民承包,田地是朝廷的,但他们按劳所得……”

李昭平悉心听着白起宁的想法,与白起宁商讨起最切实可行的政策。

“皇上不是不喜欢我议论这些事么,怎么今天忽然问了起来?”白起宁疑惑问。

“朕觉得,蜀国的强盛,离不开皇后。朕需要你的智谋和提醒,起宁。”李昭平柔声道。

白起宁愕然,惊异于李昭平的回答,他的意思是……以后不再排斥她分析国事了?

几年时间里,白起宁谨言慎行,几乎不干预前朝政事,但李昭平知道她有那个才能,只因答应了他而束缚。

李昭平当初不让皇后干政,一来是曾经先帝有言,朝中老臣都惧怕白家坐大,二来是他不愿让皇后为政事困扰……如今朝中局势明朗,群臣都已经安顿了下来,李昭平的顾忌自然就少了。

直至今日,李昭平也有了较大的心里转变,他认定皇后比任何人都值得依靠、信赖。皇后睿智无双,足智多谋,他应当多听听皇后的想法,这样才能给出最好的判断。

“皇上以前不愿让我多费心政事,可其实能为你分忧,我心里是欢喜的。”白起宁悠悠道。

“好,你的心意,朕明白了。”李昭平轻轻拥住白起宁,心头涌起阵阵暖意,“今后朕遇到了什么难题,就劳烦朕的皇后来解惑。”

白起宁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光彩,自打她为后,凡是国之大计,李昭平无不与连珏商议长谈。莫不是李昭平与连珏之间……白起宁有所猜测,但未过问,李昭平不喜欢她说丞相的不是。

虽如今李昭平有此言,但白起宁深谙皇上的脾气,除非是李昭平亲自找她谈论国家大事,否则她对前朝政事绝不多言。

作为一国之君,亦作为她的夫君,白起宁明白应给他足够的尊重。李昭平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忌讳别人影响他的决定。白起宁若是过多干预前朝之事,与李昭平在很多枝节上必定会起矛盾冲突。再相爱的人两个人,也躲不过岁月矛盾的积压,白起宁比寻常女子更聪慧,更清楚这个道理。

白起宁性情刚烈,绝不是愿服软之人,为了维护夫妻两人最真挚的感情,她必须贤德为先,退居后线。

蜀惠帝即位五年,明君贤后,相互扶持,交相辉映。蜀国赢来了前所未有的霸主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