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到达诸暨(2 / 2)

诸暨雨水充沛,便是寻常的月份,雨水也要多一些的,这里的土壤也不比北方干燥,多是湿润的红土。

动起工来便要困难的多。

“听闻侯爷的队伍中,有人精通水利,不知是哪位高人啊?”徐清林想起冀北送来的消息,关切道。

易衡觉和李伏昆对视一眼。

这消息传的倒是快,不过这位高人,说的定是叶珑。

见二人不说话,徐清林以为是有什么不方便,便没有再问。

易衡觉四处看了看,最后开口道:“徐兄,这诸暨的河道可有图纸?”

“有的。”

即可就有人拿了图纸过来给易衡觉,他扫了几眼,更加印证了自己的猜测。

易衡觉合上了手里的图纸,只道:“这里并非河道最要紧的地方。”

徐清林怔了一下,追问道:“侯爷的意思是,现在停工?”

“不必,这里也要修,却并不是最要紧的。”

“徐兄将诸暨的地图也给我一份,但我回去看看。”

“好。”

并未直接回驿站,易衡觉又去看了看灾民们落脚休息的地方,以及发放赈灾银的账簿。

直到傍晚时分才回了客栈。

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旁人都用了。

叶珑和安乐二人不知在后厨里面忙活什么,等到菜都上齐了还没出来。

“方才看见街上有买虾的,尝尝这三虾面。”

原来是去忙活这个了。

二人端着几碗面条出来了。

一张方桌,五个人刚好坐下。

李伏昆左右看了看,摸了摸鼻尖,拍开了一坛子酒。

叶珑的手艺精进不少,易衡觉将那碗面吃了个干净。

饭后,几人早早的休息了。

徐清林也着人送来了些东西到易衡觉耳朵房里。

是诸暨的地图和河道布局,还有这些日子赈灾的开支明细。

叶珑被他拉着去磨墨,看着桌子上面摆的满满当当的东西,不由称赞道:“这个徐大人,做事井井有条,倒是稳妥得很。”

账目清楚不说,能省则省,好些地方的开支竟然比冀北还要低一些。

“徐清林在诸暨为官已有四年,灾情一出,他一边救济灾民,一边游说乡绅富豪捐款。”

“跟灾情有关的开支,也都是按照成本价去买的,节省了不少的开支。”

跟那些个一门心思想多搜刮些银子的贪官不同,徐清林是一心为了百姓,能力又强,自然要比冀北好上不少。

“也难怪诸暨的百姓对他如此爱戴。”

易衡觉微微颔首,拿着笔在图纸上面圈出了几个点,叶珑只看了两眼,发现这画的是河道。

又细细思忖,便心领神会:“你是在找修筑堤坝的位置?”

“今日跟着徐清林去看了,那处堤坝是多条河道交汇之处,虽然要紧,却不是扼要。”

这修建水利,堤坝的位置很是关键。

叶珑停下了手中的活,又看了看一旁的地图。

不仅要考虑河道交汇,还要考虑海拔地形。

这两副地图看的叶珑有些眼花,不禁怀念起自己的地图来。

脑子里灵光一现,她可以自己来画啊。

“我有法子了。”

叶珑拿出一张白纸来,对照着桌上的图纸描绘起来。

将所有要素画在一张图上,便清楚明了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