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人他们准备在明日的朝会上向皇上发难。
哦?江瑛顿时来了点兴趣,说下去。
秦濯霜得到回应却踌躇起来,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们准备怎么做……但是!但是一般来说,要么是让大臣们用辞官威胁,要么是文臣死谏,最后一种比较麻烦,就是在背后搞些小动作。
秦濯霜又道:下官昨日去了谢府没见到谢大人,故而得到的消息也不多,但下官猜测,最大的可能就是前两种……那帮文人最厌恶宦官,皇上派内侍去抓了陆明继还判了重刑,他们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的。
江瑛听完才露出个满意的笑,这还差不多。
秦濯霜还没来得及放松一下,江瑛话音一转:你昨日去谢府干什么?
她仔细打量着他的神色,不会是为了跟谢大人商量怎么对付本宫的吧?
眼见得秦濯霜鼻尖冒出更大的汗珠,江瑛才大发慈悲地放他出去。
次日上朝时江瑛去的很早,晴芳今日替她打扮地格外隆重,特意把从前很少有机会穿的公主朝服和朝冠都找出来给她穿戴上。朝冠做工精细,华光璀璨,冠顶镶嵌六颗东珠,江瑛穿上这一身双手一搭,气势十分逼人。
若按照户部尚书的身份来算,江瑛该站在宰辅之后,但她想了想觉得都穿成这样了不占个好位置十分对不起这身打扮,干脆便顶了谢靖玉的位置,纪林原想说些什么,一想到皇上的态度就闭了嘴。
等皇上自己觉得不满意的时候再说吧。
于是就这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过去了。
其余朝臣看见江瑛,皆偷瞄着谢首辅的反应,后者却没有丝毫不满的样子,给江瑛行过礼后便径直站在了她身后。
其余人见此目光闪烁,皆默默从自己原先的位置上退了一步。
朝议开始,都察院左都御史常思率先站出来说了陆明继的事,他说:陆明继纵然有罪,也应交付三司审理,而非由一群……
他顿了顿,重新调整了措辞,……不通文墨不读法典的内侍来审理,且案子审理完后,并无任何案卷移交有司复核,陆明继便被匆匆处以极刑,此例一开,不仅会造成冤假错案,更会有碍我朝纲纪严明,请皇上务必严惩此案中干涉司法的内侍,以确保之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吏部尚书李辰良也站了出来,皇上,臣以为常御史说的颇有道理,我朝刑部、大理寺及都察院原本就有完备的办案方式,让一个内侍来审朝廷大员恐让百姓以为皇上用人之道有差,或对三司产生怀疑,臣请皇上下旨昭告天下,便说是那内侍犯上作乱,这样才不会有损我国国体。
江瑛在一旁静静观察着,这些臣子们,表面上是在指责那办案的内侍,实际上每一句都是在指责皇帝肆意妄为,违背旧制,这么喜欢教皇帝做事的臣子,是她她也忍不了。
果然皇帝开口道:两位爱卿的意思,此事是朕做错了?
李辰良犹豫了一瞬,常思却径直开口道:臣不敢,可太监查案本就不该,还请皇上三思。
皇上沉默着没有作声,一个老头颤巍巍跪下,道:皇上,老臣愚钝,可天下哪有宦官治朝臣的道理?臣虽驽,也读过圣贤之书,不欲与宦官同列。若皇上执意如此,便请允许老臣辞官归故里,臣做了朝三十年的臣子,此时离去,最合时宜,请皇上允准。
说完便砰的一声磕在地上,动静大的令人心惊。
爱卿这是做什么?纪林快,快把周大人扶起来。皇上连忙招呼着。
这位周大人名叫周舒越,是乾安帝打入京城时最早一波奉驾的前朝老臣之一,说做了乾朝三十年的臣子一点也不为过。
纪林听了皇上的吩咐,连忙丢下拂尘去搀扶周老大人,谁知刚刚把人扶起来,周舒越还没完全站直,便软了身子往下跌,显见是失去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