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闭宫(1 / 2)

斗金銮 查理芒 2255 字 3个月前

长乐宫。

多余的人已经被提前清理出去,皇后谢卿宁坐于上首,看着规规矩矩跪着的江瑛,目光惊疑不定。

皇上前往漠雄关一趟,一来一回起码得耗去一月时间,称病可免朝事,但百官万一生疑,必定会找各种理由要求面见皇帝,所以还得再找人为皇上此行遮掩。在朝堂一手遮天的首辅谢靖玉的女儿,同时也是大乾皇后的谢卿宁变成了不二之选。

琼瑛,你好大的胆子,这样的心思也敢给本宫知道!你可知战场上刀剑不长眼,若皇上遭遇什么不测,只怕你有一千张皮也不够扒的!

江瑛微微一笑,说:娘娘,有这心思的人并非只是琼瑛一人,否则琼瑛哪里来的本事可以说服父皇。娘娘和父皇朝夕相处,了解皇上胜过琼瑛许多,父皇想要的东西,如今只有娘娘能帮得上忙,若父皇夙愿得偿,一定会感念娘娘今日恩情。

皇后冷哼一声:那你又何必来找本宫?你的母妃也颇受皇上宠爱,怎的你却不去劝她?

自从仪妃重获圣宠,皇上来长乐宫的日子便越来越少,每次来了大半时间也是看书作画,两人之间连话也很少说。她是谢家嫡女,知书达理,身份贵重,做不出来那些狐媚之事,可这也并不代表她不渴望同皇上亲近。

江瑛沉默了一会儿,皇后分明听懂了她的意思,却还要故作不知来嘲讽她母妃出身不够高,帮不上皇帝的忙,看来母妃是真的颇得圣心,连皇后也按捺不住了,那她待会儿还要去提醒母妃小心些。

她仔细斟酌着词句,小心转移话题道:琼瑛来找娘娘自然是因为您身份高贵,这一点宫里人都知道,可宫中却少有人明白您夹在谢大人和皇上之间的痛苦。近些年来,皇上与谢大人之间越发不睦,地方甚至有人只识谢大人不识皇上,外人或许会觉得无论如何您都会从中得利,可琼瑛想,这应该不是娘娘您想要的吧。

皇后没有说话,她一时有些心惊于江瑛的敏锐,想不到她竟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看清楚谢家和皇帝之间气氛紧张,而且还胆大到找自己去挖谢家的墙角,她就不怕自己揭穿她吗?

但另一方面,她说的其实很对,自己并不希望谢家和皇上任何一方走向极端。

谢家和皇上在朝堂上的不和她早有耳闻,所以才有了她上次私下见自己爹的那一桩事,可是自己的爹根本不肯听她劝告,反而劝她早日分清立场。一边是自己的夫君,一边是爹娘,这个立场她如何能分得清?

江瑛继续劝道:所以娘娘您看,这正是一个帮助父皇打开局面的大好机会,父皇如今在朝堂上争不过谢大人,在战场上却不一定,若是父皇得胜归来,与谢大人相争时自然有了底牌,双方各有胜负才能维持平衡,这不正是娘娘想要看到的局面吗?而且,父皇的这个忙只有娘娘帮得,您若肯替父皇掩饰,父皇日后必定感念娘娘恩情,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皇后冷笑一声,哼,话没说完吧?你是不是还想说,若本宫不肯,皇上日后定会因此记恨上本宫?

江瑛低下头去,假装没听见这句话。

话到这里,皇后其实已经动摇,但她不肯就此轻易答应,又说:回宫那日倒未瞧出,琼瑛公主竟生了这样一副玲珑心肠,你母妃弹的那首曲子,是你写的吧?

江瑛复低下头说:拙作而已,没想到也能为娘娘所知。

她一边做谦虚之态一边感慨,不愧是皇后,这宫中的一点一滴恐怕都逃不过她法眼。

皇后最讨厌看见人假惺惺的样子,干脆彻底戳穿她:如此费心,说白了还不是为了你自己不被嫁去巴维?这个计划难道是从回京那日便有的?

不等江瑛回答,她又道:为了贪图享乐,竟愿意将自己父皇置于危险之中,琼瑛啊琼瑛,你可真是叫本宫刮目相看。

说到最后,一道森冷的目光结结实实落在江瑛身上,冻得她通身寒凉。

皇后到底是谢家的女儿,加上在这宫中多年,她对人心的揣摩未必弱于谢首辅。

江瑛直起身,借着抚袖的动作挣开捆在身上的那缕寒意,她说:娘娘误会了,琼瑛毕竟是乾朝的公主,有此想法也完全出自公心,不希望我朝领土落于他人之手那么娘娘,娘娘身为一国之母,想必也是这样想的吧?

皇后冷哼了一声,最终还是说:按你说的办。

江瑛遵命起身,满意退出。

次日凌晨,皇宫全面戒严,自接令之时起,所有人一律不得进出,朝议取消,各大臣有本奏者,将奏折递与大内总管纪林,由纪林转交乾安帝,择日批复。

皇宫成了一座巨大的陵墓。

太和门口,早早起身预备上朝的诸位大人们被拦了个猝不及防,又不放心就此离去,便挤在门口议论纷纷。

里头这是怎么了?我自入朝起从未听说皇宫封闭的,这是出了什么大事了?一个面嫩的朝臣打听道。

切,你入朝才几年,老夫入朝已近二十载,都没听过此等怪事。

穿着大红官服的老头捋着胡须,誓要显摆一把自己的资历。

年轻官员不敢与他相争,连忙避到一边。

这时,站得离宫门最远的一群臣子嚷了起来:是谢大人的马车,谢大人到了!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赶紧让谢大人问问,这是出什么事了,皇上龙体可还康健?

谢靖玉身为首辅,自然有几分架子,其他大臣早朝时皆是赶早不赶晚,宁肯在宫门外冻得打喷嚏也决不肯顶着众人目光姗姗来迟,谢靖玉则不同,他热爱踩点,总是等到宫门开了才从将将停稳的轿子里踏出去。

于是今日,谢大人难得的吃了一回闭门羹。

他皱皱眉,问:这是怎么了?

立时便有年轻官员乖觉答道:谢大人您还不知道吧,皇宫封了!连早朝也免了,您瞧那告示上写的,说奏折统统要交给纪总管,再由纪总管转交给皇上,您说说,这大乾立国以来便没这样的规矩啊!

谢靖玉果然准备去瞧那告示,还未抬脚,半开的宫门里出现个眼熟的人。

大内总管纪林。

他脸上围了块奇怪的白布,人也显得很没精神。

老成精了的部分大臣一见他这扮相心里咯噔一声,脚下已不自觉地退开数步。

谢靖玉也立刻退了几步,别的臣子虽不明所以,见他这动作,也跟着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