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住户听到动静,纷纷披衣起身,提着灯笼来瞧。
出来瞧热闹的人不少,灯笼的光被路上的水洼一反射,竟像一片小小的灯海。
灯海中央,静静立着一位穿着男式袍服、长发高挽的女子。
她身量高挑,眉目清冷,雪白修长的鹤颈被深灰的袍服衬得如同美玉一样滑腻。
当地人哪里见过这样容色与气度双绝的美人,一个个纷纷看直了眼。
这样的美人,多大的冤情,会让她深夜独自一人前来击登闻鼓?
“什么人?什么人深夜来击登闻鼓?“一个粗糙的声音响起。
人群纷纷退开,缝隙里走出一个高高壮壮的男人。
他显见是方从**爬起来的,官服系得乱七八糟,官帽还倒着拎在手里,应是此地知县。
“知县大人贵姓?“江瑛问道。
林逾和自觉是官,本不必回答百姓问题的,但这女子的通身气度让他心里有些猜测,还是直说了。
“本官临安知县林逾和。“
“林大人,“江瑛从怀里掏出一方金色小印扔给他,“本宫是皇上亲封琼瑛公主,今日得劳烦你帮个忙。“
林逾和听见这话头皮一炸,手忙脚乱地翻过小印查看。
方印上刻着几个字:琼瑛公主之宝,上端还系着明黄色绶带。
围观人群也听见了他们的对话,此刻也嗡嗡地讨论起来。
“微臣参见公主殿下,不知公主驾临有失远迎,下官万死。“
林逾和慌忙撩袍跪下行了大礼,围观群众一看知县都跪下了,忙呼啦啦地跟着跪下磕头。
江瑛微微松了一口气,还好,这个知县看起来没什么歪心思。
“诸位都免礼平身吧,林大人,你也请起。“
“谢公主殿下。“
林逾和再拜起身,问:“不知公主来此是?“
江瑛正色说:“皇上听闻因近日暴雨,江州民众损失甚巨,忧心如焚。但京中事务繁忙,父皇脱不开身,故而派我前来代为查探一番,顺解百姓之忧。“
林逾和拱手向东长揖,激动道:“皇上体恤民情,肯派公主屈尊下顾,实是我江州百姓之福。微臣定不负皇上期望,襄助公主,解百姓于困苦。“
又转向江瑛拜道:“今日天色已晚,公主一路赶来相比辛苦,不如下官先为公主寻个下榻之处,其他事宜明日再议?“
“正有此意。“江瑛答道。
“不如公主先到下官的……“林逾和话没说完,收到江瑛一个轻飘飘的眼神,他顿时住了口。
是了,他的家里布置寒酸,养尊处优的公主恐怕住不惯。
思及此,他又改口道:“此处向东十里是此地富户曾时韫的家宅,曾家经商为生,家主曾老爷前些日子去了吴州,如今家中只有女眷,公主意下如何?“
“可。“江瑛言简意赅道。
江瑛不欲入住林府,不是因为她嫌弃林府寒酸,来江州前她就详细打听过,朝廷发的赈灾钱粮还没到位,而这恰是临安百姓此时最需要的,要在朝廷的救援来之前让尽量多的百姓吃上饭,找本地富商帮忙是最快的。
林逾和安排了一架马车漏夜将江瑛一路送去曾府,曾府瞧着确实阔大,曾夫人李氏出门迎接时也表现地落落大方。她很快给江瑛安排了一件最大的客房居住,见她没带贴身丫鬟,又有条不紊地将一众小事安排妥当。
“不知公主可还有什么需要的吗?“李氏笑盈盈问道。
“有劳曾夫人了,不知贵府可有治疗擦伤的药膏?先前骑马赶路,应是擦破了点皮。“
李氏闻言有些惊讶,听这意思这位公主孤身一人骑了好几天的马才来到这里,这倒不像大家小姐娇生惯养的做派。
“公主千金之躯,怎可随意用药?篆香,去将府中女医请过来。“
江瑛阻拦不及,只好由着她去。
女医来得很快,仔细检查后,给她涂了一层绿色清凉的药膏并嘱咐她近几日不要骑马注意擦伤后就退下了。
此事门外传来一阵小小的**。
江瑛人涂了药坐在**不便走动,便扬声喊了声曾夫人。
很快,李氏出现在了门边,身侧站了一个拢着翠绿色绣花草斗篷,长发披了一肩的年轻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