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长安之乱(1 / 2)

“按理说,我应该欣喜若狂才是,”喻川穹一杯一杯复一杯,但却千杯不醉,“单位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若若凑近,循循善诱,“那不过是殿下您感觉一切和您预判的截然不同,所以您心头有了落差感罢了。”

“今上刚愎自用,冥顽不灵,明知马将军的事是个千古奇冤,但却非要将他的人斩尽杀绝。”

若若叹息,“皇上已错,自是不想将功折罪的,他想要一误再误,将错就错,等杀光了这群人以后,大约后来人也不知本朝还有这等奇怪的悬案罢了。”

当初他是如此青睐信任天子,但等这些事暴露出来以后,他已索然寡味。

“好了,就如秋风射马耳,开心点儿罢了。”

但喻川穹却开心不起来。

在这风口浪尖,帝京却开始闹灾荒。

关于铜钱案,诚如若若预判,这些铜子儿只给百姓解离开燃眉之急,但究其根本,问题非但没有解决,似乎还愈演愈烈了。

那铜子儿远不如之前耐用,买东西需要一大堆,朝廷又开始回收铸币。

倘若蔡荣看到自己的千秋伟业就这么如沙上建塔毁于一旦,又不知作何感想。

“算了,先去看灾荒的问题。”

本次灾荒是丰收节之前发生的,时间和天道书里头的内容不差毫厘,粮食短缺,帝京附近的百姓已啼饥号寒,在大家群体潜意识里,似乎只有真正到京畿重地天子脚下才有希望活下去。

不但帝京附近十里八村的百姓来了,就连帝京外的灾民也到了。

很快,天子就宣召了喻川穹。

“立即施舍钱粮米粥,让百姓吃饱穿暖。”很快的城下就支起了不少铁锅,不少人都在排队,大家也认定了帝京是他们的希望。

但半月后朝廷的粮仓就干瘪了下去,眼瞅着受灾百姓越来越多,皇上也着急,几次三番寻喻川穹攀谈,两人意见不一,天子的意思,减少米粥的数量,降低粘稠度,共度时艰。

必要的时候让这群灾民迁徙到附近可以居住的村子,按理说,这应该是比较不错的安排,但喻川穹却道:“如今民心不稳,大家寄希望于朝廷,却不知朝廷也快空虚,咱们一手应该立即去采购粮食,一手稳固局面,如今倘若有外邦攻进来,帝京朝不谋夕。”

喻川穹分析的深谋远虑。

“知易行难啊,就如今这状况,家家寅吃卯粮,一时之间只怕更不可能弄到粮食。”

“皇上,咱们朝廷内向来都是羊狠狼贪,官官相护,那些官员家粟陈贯朽,应该让他们立即将银子和钱拿出来,解决百姓燃眉之急。”

喻川穹掷地有声。

“既然如此,你立即去做。”

“是!”

喻川穹应声退下。

皇上才刚刚松口气,有侍卫就冲了进来。

“陛下,八百里加急,色目人吐谷浑率十万大军挥师南下,昨晚一夜之间过关斩将,人已杀到了函谷关。”

闻言,皇上一屁股跌了下去,“朕……朕…”

“朕要御驾亲征!”

天子怒吼一声,却已晕厥了过去。

当此刻,王振着急不已,急急忙忙让人去找喻川穹,此刻喻川穹早点兵点将上了烽火台,王振指派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