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湛看着这碗八宝豆腐,还没品尝,眼中已先有了惊叹之意。孟萋萋盛了一碗,连着调羹,递到他手里:“澄泓,趁热尝尝,也不知合不合你的口味。”
齐湛舀起一勺,尝了一口,只觉得鸡茸嫩滑无比,堪与豆花媲美,却又比豆花更多了几分鲜香。他特意挑出一点鸡茸,仔细地看,由衷赞道:“没想到你的厨艺这么好。”
其实她这么多年,就只练了几道菜,就是为了成亲后能让相公惊艳一下,不过这个小心思,当然不会告诉他啦,孟萋萋小小地得意了一下,笑了。
两人用过膳,齐湛抱着她坐到椅子上,和她一起看书。
孟萋萋道:“澄泓,你再给我讲个故事吧,这次要好好地讲,再嘲笑人家,人家可不依的。”
“人家是谁?”齐湛故意问道。
“澄泓!”孟萋萋叫了起来。
“好,好,讲,我讲。”齐湛道,“天河的东边住着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她年年在织布机上劳作,织出锦绣天衣,自己都没有空闲打扮容貌。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准许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纺织的工作。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喜鹊的头顶突然秃去。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喜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走过去,所以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这说的就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了。”
“这个故事,连三岁的小儿都知道,不算,不算!”孟萋萋叫了起来,“你必须给我讲个我没听过的!”
“好吧,那我再给你讲个生僻的。”齐湛清了清嗓子,道——
伏羲兄妹制了人烟以后,世间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了。可是,那时候的人跟我们现在的人大不相同。那时候人不晓得做庄稼,一天到黑只晓得打野物,吃的就是野物的肉,喝的就是野物的血。野物打得少,就少吃一些;打不到,就饿肚皮。在那个时候吃饭成了一个大问题。
伏羲看到这个光景,心里很难过。他想:要是老这样下去,岂不是要饿死一些人吗?他左思右想,想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想出个可以解决儿孙们吃饭问题的办法来。
到了第四天,他走到河边一面转悠,一面想办法。走着走着偶尔抬头一看,看见一条又大又肥的鲤鱼,从水面上跳起来,蹦起多高。一会儿,又是一条鲤鱼跳起来;再隔一会儿。
又是一条。这下子就引起了伏羲的注意。他想:这些鲤鱼又大又肥,弄来吃不是很好吗!他打定主意,就下河去抓鱼,没费好大工夫,捉到一条又肥又大的鲤鱼。伏羲欢喜得很,就把鲤鱼拿回家去。
伏羲的儿孙们看见伏羲捉来了鱼,也都欢欢喜喜跑来问长问短。伏羲把鱼撕给他们吃,大家吃了,都觉得味道不错。
伏羲向他们说:“既然鱼好吃,以后我们就动手捉鱼,好帮补帮补生活。”儿孙们当然赞成,当下都跑到河里去捉鱼。捉了一个下午,差不多每人都捉到了一条,还有捉三、四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