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动荡的昌国(2 / 2)

将军们起初不明所以,但是知道了吉山即将爆发的事情,不由大惊失色。

“为什么不让平民先走?”有人问道。

“两个城池的居民加起来是军队的数倍之多,如果向西撤退的话,要经过炙城西面的朝阳关关口。那里山势险要,只有一个狭窄的通道,如果居民和军队同时撤退,会造成混乱,”烨华说,“所以我的意思是先让军队撤退,然后再让平民撤退。”

太子的一声令下,军队们果然默默开拔了。为了不在民众中造成混乱,消息是对外封锁的。炙城附近的居民很讶异地看见军队一拨一拨的开拔,络绎不绝地通过朝阳关朝东急行军。他们纷纷猜测是不是要打仗了,但是战争这个词语多么遥远啊,只有在古书中才会出现过。虽然前些年申国联合三国和平国开战,但是也仅仅是一战罢了!

当朝的将军们个个眉头紧锁,他们的家属显然也要跟着搬迁的。但是搬迁的动静引起了文官的好奇:这些家伙怎么回事?

郁郁不乐的将军望一眼平素勾心斗角的文官,觉得忧愁非常。虽然平日在朝野经常分成两派吵架,但是一旦想到这些人也许来不及搬迁就要死在城里了,不由露出怜悯之色。“你这是什么表情!一看就很窝火!”

终于有个叫清远文官忍不住了,对平日一直和他在宫门前抢马车车位的将军怒道。那位将军默默看了他一眼离开了,想想为什么平日就是与他不和,在宫门前为什么两个人看中的都是一个车位,这种微妙的感觉让他不得不又折返,然后一把揪起文官的领子,那文官本以为他要动手,没想到他直接把自己提上了马背:“你还是和我一起到关外抢车位吧!”

“你这个白痴到底想干什么啊!”文官生气地脱下自己的鞋子砸向将军的脸。

军队急速前进,他们吵架的声音渐渐被淹没,然后再也听不到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面如土色的文官跌跌撞撞回到了自己的住所,扯上老婆孩子要赶快搬迁。老婆正在欣赏刚刚买到的一套水晶饰品,被烦躁的老公扔到一边去之后忍不住哭了起来。

当然文官之间是有某种微妙的同盟,只要一个人知道了,会通过很多非官方的渠道泄露消息。

朝阳关上的守军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早上出去的军队还有条不紊,怎么到了下午突然多出那么多人?”

“太子!请您告诉我,是不是吉山要爆发了!我掌管户部,这对我来说可是大事情啊!”户部尚书跌跌撞撞跑到烨华那边哭诉。烨华头大如斗:“户部那边的事情父王不是已经交给永涯管了吗?”

“但是王明明说是您负责的啊!您一直都是负责文官这边的事务,兵部的事情才是交给永涯的呀??”气急败坏的户部尚书已经不能再维持自己平日的镇静,心里有什么就直接说出来了。这下说得烨华十分尴尬:“只是说可能近期会爆发,但是没说一定是明天呀!我先是计划迁移军队,然后才是你们,没说不管你们啊??你们这样闹,朝阳关一下承受不了那么多流量知道吗?”

户部尚书拭泪而下,他知道太子算是放弃他们了。王生病以来,太子担任监国,很多事情都是他直接做了决断。军队迁移容易,但是这两座大城池加上周边村庄的十几万人口,如果要迁移需要的处理的事情更多,怎么能一直隐瞒不说呢?现在都没给他下命令,到时候一旦突然搬迁,那些平民直接沦落为难民,朝阳关不塌了才怪!

动乱的隐患在蔓延着,这个时候的永涯却不知去向。老昌王躺在**听到这些消息,咳出一团黑色的血。这就是当年为什么他选中大儿子纪风当继承人而不选择烨华的原因,即使烨华操纵火之神力的能力比纪风高出很多,但是要统治一个国家,光靠神力是不行的,如果今天面对这种现状的人是纪风,他肯定会优先考虑百姓们的生死,因为他知道民为天下根本,这才是人君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