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再回首已是诀别(2 / 2)

另外一边,弦月公主带领着自己的侍卫队也在与死神赛跑。但不幸的是,他们似乎没有能摆脱死亡的脚步。不断地有人突然自燃倒下去,不断地有人死亡。那是非常黑暗的一天,位于昌国首都不远的一个叫“雀山”的地方,那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成氏”的村庄,成为昌国以及京国侍卫队共同的噩梦之地。

然后京国国内失去公主的讯息,昌国对外公开宣布太子暴毙,又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然而六十年后,弦月再次站在了昌国的城门之下,再往前一步,就是昌国的领地。

被封印了六十年的记忆涌上心头,种种惨烈历历在目。

“我们走吧。”她对她身边的随从说。

“是,公主。”当年公主身边的小侍卫,如今的白发苍苍的任伯。

六十年来,中原的确爆发了战争,应证了弦月当年的担忧。战争并没有爆发在京国和昌国,而是申国联合录国,才国对平国发动的大战。

而京国和昌国,却对当年的那桩悬案的内幕密而不发,仿佛有某种默契一般没,努力维持表面的和平,私底下却间隙丛生。昌国整整六十年对来自京国的流动人口严加盘查,而京国却更加封闭地关闭了国门,大大减少了和中原的接触。

“申王启无病联合录才二国,发难于平国边境,首破八国无战事之律。”(自《东土纪事.平申之战篇》),六十年来,术士流窜江湖已成风气,六十年前那个谣言,似乎是有一定道理。

昌国当年死了一个太子,因为缺少有利的证据,他们一直没有对这个案子下结论,对外宣称太子暴毙。

但是炎风这样有目的的接近她,用了三年的时间确认她的身份,为的就是报仇,可想而知这份仇恨横亘在昌国皇族心中多久了。

当年血洗成村的人到底是谁呢?

是谁杀了纪风太子呢?

弦月睁开眼睛,从回忆中挣脱出来。

面对现实,往前走才能触及真相。

于是装扮成商旅的他们,信步朝榆林大城门走去。人来人往的城门熙熙攘攘,旁边的卫兵站得笔直。榆林城高空的太阳明晃晃地耀眼,两旁的绿树发出沙沙的声响。

弦月的记忆深处,是六十年前的京国,春天终于来了,白昼的时间开始延长。弦月公主出发前,舒修去送行。

“公主,那套冰之盔甲,你就带着吧。”舒修低声对她说。

弦月不想迎接他的目光:“冰之盔甲是将军才能佩戴的东西。就象将军不会坐上王族的飞兽一样,身为公主,也不可能穿戴冰之盔甲。”

“可是它最后选择的,是你。”舒修也不敢直视弦月的眼睛。他不可能一点都感觉不到公主的情意,但是??他本身就出身庶民。但是,公主现在却要背井离乡了,不知道她回来的时候,他是不是已经垂垂老矣。然而公主的容颜想必不会苍老,她注定是京国最能保持青春的王族。

一想今后不知道还能不能见面,舒修还是忍不住看着弦月的脸,发现她目光清澈,平静地看着他。

——今后千万不要在别人面前流眼泪。他说的。

背后的妻子昭敏抱着一大罐枣子,笑着要让公主带上路。以后,她不会喝不到家乡的暖枣汤了吧?舒修让自己身边最小的一个侍卫任跟着公主的侍卫队一起出发。这孩子是个聪明细心的人,将来一定能照顾好公主。任满面通红地跟在公主后面离开,公主没有带上受伤的雪狮萨。她根本不打算带飞兽出行。

她注定要走一条很远的路。直到多年之后任变成白发苍苍的任伯,依然在履行舒修的重托。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这是那么长久的分别,以为最多不过几年的时间,公主玩腻了就会回来。舒修认为小孩子气过了,就象离家出走一般,生气的劲头过了就会回来。但是他不知道这一等就等了六十年,公主失去了消息。有传闻说她在昌国境内失踪,与昌国发生冲突。

不知道多少个晚上,舒修都看着南方的星空,看天上有没有出现上弦月。他看过那月亮由盈变缺,由缺变盈。

他看到发摇齿落,但是没有公主的消息。有些时候人总是不知道,最后的那匆忙一眼,竟然就是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