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轻松拿捏,全厂广播!(1 / 2)

“咦……这不是杨厂长和李副厂长嘛,他们怎么从刘主任的办公室里出来。”“是啊,他们之前可是从来不来我们宣传科的。”

“快看,还有那许大茂,这许大茂怎么也跟在他们的身后,他跟着一起在干什么。”

“对,他怎么也跟着。”

“这你就不懂了吧,许大茂跟厂长关系好着呢,可是经常跟他一起喝酒的。”“什么请他喝酒,那就是死皮赖脸的蹭酒喝好吧。”

“这还是因为厂里请的是发行站的人。”

“……”。

四人一出办公室,刚好下班准备去吃饭的宣传科员工自然是一~眼就看到了他们。

于海棠还在人群中。

不过,她没说什么?只是好奇-的看着远去的徐茂。

这次,她可不这么认为。

这从四人走路的顺序就能看得出来,以往的徐茂都像是鞍前马后一样的跟在他们的-身后。

神色还略显讨好。

可今天不一样,他竟然就走在杨厂长的身边,还不时的看到杨厂长回头跟他搭话。

反倒是刘主任落在了最后。

这种情况可不多见。

………

另一边,易忠海传了话之后,看到家里没给他做饭,跟聋老太聊了一会之后,就直接回了轧钢厂。

可他刚到食堂门口,还没打着饭呢。

就见车间主任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易师傅,看到你真的太好了。”

“车间保险箱的钥匙带在身上吧。”

“快点跟我去趟车间。”

易忠海看了眼食堂里排队的队伍,犹豫了一下。

“林主任,一定要现在吗?”

林主任显得很急,直接上来抓着他的手。

“就是现在,快跟我走吧。”

易忠海则是看了眼在打菜的何雨柱,就快步走了过去。

“林主任,你先等我一下。”

“让我先去把饭盒放一下。”

食堂离车间可不远,拐过食堂的大楼,再走了两三百米就到了。

看着这林主任行色匆匆。

易忠海也不免来了几分好奇。

“林主任,你这会怎么要保险箱的钥匙。”

“那钥匙你也不是有嘛。”

“你这是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落在里面了吗?”

作为车间的八级锻工,那基本是属于车间的最高级别的大师傅,是属于车间主任外,话语权最重的。

易忠海为啥能成为四合院的一大爷。

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身份。

作为车间仅次于车间主任的人,他也是拥有保险柜的使用权。

毕竟,像什么图纸都是放在保险柜里的。

“别问了,你过去就知道了。”

两人来到了车间,易忠海也终于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神色匆匆了。

原来是轧钢厂的大boss在这。

“厂长,让你们等久了。”

“我这就打开保险柜。”

林主任一看他们,就快步走向了办公室。

杨厂长也没说什么,只是点了下头,就跟了进去。

易忠海这会也看到了跟在他身边的徐茂,瞬间愣了一下。

但没说什么,也跟了进去。

很快,他就看到林主任打开了保险柜,然后,从里面拿出了两份全英文的说明书。

而杨厂长的下一句话,则是直接将他给震惊了。

“许副主任,你来看看,这就是我们一直都没翻译的全英文说明书。”

许副主任!

他刚才叫徐茂什么?

是许副主任吗?

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可李副厂长接下来的一句话。

直接证明他听到的话是真的。

“对,许副主任,既然你精通英文。”

“那这点说明书对你来说,应该是小问题吧。”

徐茂接过去看了一眼,就笑道:“当然没有问题。”

“不过,这么厚的两本说明书,想要全部翻译出来,可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成的。”

“不知道这有没懂机器操作的。”

“我先把里面那简单的操作步骤先说一下,看是不是核对上就一目了然了。”

林主任连忙站了出来,道:“这个我懂?”

“厂长,我们要不要移步去车床那边。”

“……”

杨厂长点了下头,道:“好,我们现在就过去。”

一众人在这林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那台钻床面前,这是一台小型的台式钻床。

主要是安装在钳工台上使用。

徐茂之前可没接触过这些,但是,有说明书在手。

这种简单的操作流程还是看得懂的。

“林主任,这是一台小型的台式钻床吧。”

“主要是用来加工小型工件的。”

“从这说明书上来看,它的最大钻孔直径为12-15毫米。”

“至于操作嘛,也是极为简单。”

“操作前要先检查各个操作机健,按照说明书上的介绍,要从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开始……”

徐茂也不等这林主任开口。

直接拿着说明书对照了起来。

当然,为了显示他这是在乱蒙,还对着说明书翻译了一下上面的英文。

整个过程虽然看起来还有点生疏。

但众人关注的是他操作的如何吗?

不,在意的是他的翻译能力。

杨厂长看着徐茂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讲解时没有一丝卡顿犹豫,就知道自己是捡到宝了。

就连那李副厂长也是一样。

他是最质疑徐茂的英语能力的。

这话看着他站在那里侃侃而谈,也是彻底无语了。

当然,最为高兴的就属这刘主任了。

这徐茂的副主任可是他提议,这就是像是他力主提拔起来的徐茂。

再加上了之前的关系。

也就相当于承了他的香火情。

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情,或者有什么需求的话,他相信徐茂不会不出手帮衬一下。

啪啪啪啪!

徐茂在旁边讲了两分钟,杨厂长就已经开心的鼓起了掌。

他们轧钢厂最缺的是什么。

就是人才。

各方面的人才。

他们虽然是万人的大厂,但是,一般的人才可是看不上这里。

更不用说徐茂这样精通外语的人才。

说句不好听的,之前他们厂里但凡有套外国的机器,那都得求着别人翻译。

最重要的,是有些外国技术人员来这教他们操作。

他们也完全听不懂。

要是你自己没有翻译的话,那就相当于睁眼白瞎。

而要知道,这请一个外国技术人员过来讲解可是非常贵的。

要是一次两次没学到的话。

那这钱就相当于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