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烟州之战(3)(2 / 2)

萧自然“哦”了一声,略作沉吟,朗声道:“陈天明听命,即刻升为别驾从事,即刻召集你手下的人手跟我去接受东、西、北城门。”

陈天明大喜,别驾从事乃是一州之中除了都督外最高的官职,他此前为督军从事,位于别驾从事、治中从事之后。萧自然攻破的是南城门。当即躬身领命,随后去召集属下。

他不多时便召集了八百人马,与萧自然一道去接收东、西、北三处城门。

由于镇守三处城门的守将早得城门被萧自然攻破了的消息,除了东城门守将率士兵跑了之外,余下的两处守将均有心投靠萧自然。依据军规,战败逃跑的话,是要受到严厉处分的,甚至有可能会被处斩。所以接收三处城门的事非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萧自然由此而得两处城门的六万兵马,加上之前在南城外俘获的四万骑兵,他在烟州城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一万兵马,比他之前在司州时的总兵力翻了一倍多,这是此次攻打烟州的其中一个大收获。

当然,这些新近收降的兵力并不是马上就能用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磨合,方才能派上用场,不过怎么将这些兵训练好就应该是陈庆之该考虑的问题了。

凭空多了十万兵力,也不全是好事,比如说粮草,就是萧自然目前最头疼的问题。虽然烟州存有余粮,可供这十来万人吃上三四个月,但三四个月之后,又该从哪着落?

另外,一万人看押十万人这个问题也悬乎得很,他不在的情况下,弄得不好一场兵变就有可能使他辛苦得来的成果全部付诸东流。

在清点完战场之后,盘点的结果便出来了,整场作战,司州方面军,也就是萧自然所率的军队均损失了二百余人,其余的都只是一些小伤,这样的战果令所有人瞠目。以一万人攻打十五万大军驻守的烟州城,非但以少胜多,更以微乎其微的损失获得胜利,这简直是军事史上的奇迹,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司州方面的将士无不欢欣鼓舞,直呼萧自然万岁,而原本隶属于马孟起手下的沧州及烟州地方军,则人人脸现愧色,这样也能败?丢人啊!

萧自然和陈庆之在烟州都督府内商议解决粮草的问题,二人经过一个时辰的商议,决定于次日召集城内的富商召开会议。

这次召集富商只有一个目的,杀肥,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规矩,每一个势力在占领一个地方之后,大部分都有这样的举措,只不过萧自然更加柔和一些,美其名曰“捐款”,想来烟州城内的富商也会识趣,不会令他失望。

另外二人还商议了一下,烟州已经打下了,接下来该由谁驻守的问题。由于魔教攻打雷音寺在即,萧自然必须在明天之前动身赶往雷音寺,因此不能留在烟州城看守,而陈庆之乃是萧自然的首席谋士,因此必须坐镇他们的老本营司州,以防安国王恼羞成怒下,弃慕容霸于不顾,全力对付萧自然。

烟州也是要地,与京城相邻,只要坐稳了烟州,便可以直接挥兵西进,直达京城,这也是安国王为什么会在烟州驻守十五万兵力的原因。因此此地非常重要,绝不容有失。

二人商议后,均觉得这个人选破难选。裴元霸在赶往烟州的路上,以他的修为自是勉强能当此大任,不过裴元霸不懂军略,由他领兵的话,假若安国王派来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必败无疑。陈天明新近投靠,但此人无论个人实力,以及将略都不是上上之选,甚至还不如裴元霸。

二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人,那就是被萧自然俘虏的马孟起。马孟起的忠义及综合实力均是一时之选,可以说除了萧自然和陈庆之外无人能与之匹敌,若由他担任烟州的指挥大将的话,除非安国王出动血云大阵。

而血云大阵乃是鬼宗和安国王的王牌,绝对不会轻易出京,因此,只要能得马孟起,烟州便算坐稳了。

萧自然决定后,便让陈庆之率领陈天明去安抚各方势力,他自己则亲自去见马孟起。

对于马孟起,从他之前的表现来看,萧自然很清楚要想收服他很难,也正因为如此,萧自然才更加坚定要收服马孟起为自己所用。毕竟如果马孟起一战败就宣布投靠的话,这样的人品也难以让他放心委以重任。

是人都会有弱点,他萧自然也有,那就是他的家人以及朋友,甚至那不知所谓的面子,他也相信马孟起虽然表现得坚硬如铁,无从下手,也必然有他的弱点或者难处。

他倒不是想抓住马孟起的弱点和难处用以挟制,而是想帮助马孟起,从而获得马孟起的好感,最后归附于他。

他一直深信,以诚待人,才是真正的相处之道,当然,这也是有区别对待的,比如说鬼宗,他能以仁慈的态度去对待么?对付这些十恶不赦之徒,他只有三个字,杀无赦!

若不是鬼宗的血云大阵厉害无比,此刻,他肯定已在屠杀鬼宗的路上。

他很快就走到关押马孟起的屋外,由于马孟起被他用真气关闭了经脉,无法使用真气,所以只有十个士兵在外看守。

他用的手法非常独特,非他自己不能解,因此才会放心将马孟起关押在此。

那些士兵见到萧自然,躬身行礼道:“参见前将军!”

萧自然点了点头,说道:“打开房门,我要见马将军。”

那些士兵领命道:“是,前将军!”两名士兵推开房门,恭谨地站在一旁,让萧自然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