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尽力而为。是要保证完成任务。”陈默声音冷酷。
“是。”
“保证完成任务。”
谢玲的声音铿锵有力。
陈默目光转了一圈,那冷峻的声音又传过来了。
“
“征集研发航母的想法。”
“我们下一个阶段的计划,是研发航母母体,具体项目代号还没有确定。你们对航母有什么想法,都各抒己见。如果能提出有建设性建议的,重重有赏。”
陈默的话音落下,会议室内先是陷入一片短暂的寂静,随即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和交头接耳的声音。
航母可不是核潜艇那种某种程度上可以藏于九地之下的战略利器。
航母是移动的堡垒,是综合战略的终极象征,是蓝水海军的绝对核心!
其技术复杂程度、系统集成难度、以及对配套产业的要求,比核潜艇还要高出一个数量级。
虽然大家都知道404码头的终极目标是制造出航母战斗群。
走向深蓝。
但没想到这一款国之重器,那么快就被提上日程。
而且是以如此【征集想法】的开放形式开启。
短暂的震惊过后。
众人便无比兴奋。
生而有幸,参与如此国之重器的研发。
简直是一辈子的荣誉。
时代的功绩。
这时一位负责结构工程的年轻骨干推了推眼镜,率先打破了沉默:
“默哥,我认为我们的新航母,首先必须突破常规动力!既然我们有能力解决核潜艇的反应堆小型化和高功率输出问题,航母核动力化应该是首选。无限续航力才是真正的全球存在基础!”
陈默点点头。
虽然这位年轻骨干,说的没多大用处。
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表扬。
既然制造航母,那就没想过常规动力,最低都是无限续航力起步的。
这时旁边一位专精电磁领域的女工程师立刻补充道:“我同意!而且不仅仅是动力,我们的电磁技术储备远超外界想象。下一代航母的弹射系统,必须跳过蒸汽弹射,直接采用全电推基础上的电磁弹射和电磁阻拦系统!。”
“舰载机呢?我们是沿用并改进现有体系,还是……像炽阳机器人一样,走向高度无人化、智能化?如果大量采用无人智能战机,甲板作业、后勤维护、作战模式都会发生革命性变化。我们的甲板设计和机库设计必须具有前瞻性。”另一位负责航空支持的骨干插话。
安全部门的负责人声音沉稳,“航母是海上最大的靶子。除了传统的近防炮、导弹拦截系统,默哥,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炽阳机器人身上的能量防护罩技术……scaledup(按比例放大)?”
讨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ideas在不断碰撞中迸发。
有人提出采用更加隐身化的舰体设计,以减少雷达反射面积。
有人建议集成更强大的指挥控制系统和卫星数据链,成为真正的海上信息枢纽。
甚至有人大胆设想,是否可以利用在核潜艇上验证过的某些新型材料和技术,尝试部分双体甚至三体舰型,以获得更佳的稳定性和甲板面积。
潇潇也加入了讨论,从太空视角提出建议:“我们的航母战斗群,必须与‘凌霄殿’空间站以及未来的卫星网络深度联动,实现全球实时监控、超视距打击引导和天基信息支援。空天海一体,才是真正的未来海军形态。”
陈默始终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他微微颔首的动作,鼓励着更多人畅所欲言。
众人的建议很好。
尤其是潇潇的三位一体理念。
但是陈默思考了一会,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所有一切恐惧都来源于火力不足。
作为新时代的无限动力航母。
必须要有足够的火力。
那么如何保证足够火力呢?
那就是让航母跟武库舰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