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时代面孔(2 / 2)

刘启峰看着那个数字,脸上依旧没有太大的波澜,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仿佛这只是计划中的一个必然节点。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埃里森,保持监控,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通知我。”

酒店。

刘启峰回到下塌的套房时,室内还空无一人,刘艺菲那边《时代周刊》的拍摄和专访还尚未结束。

他松了松领带,把外套随意搭在沙发扶手上,按了按太阳穴。

一直连续的高强度宣传和刚刚与高盛团队涉及数亿美元决策的会议,让他神经都有些紧绷,现在骤然放松下来,突然感到一丝无所事事。

他走到窗边,俯瞰着夕阳下的洛杉矶,正考虑着是否要先出门走走,找个餐厅等刘艺菲,或者干脆去健身房消耗一下过剩的精力。

就在这时,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嗡嗡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着陈芷希的名字。

刘启峰一挑眉,拿起手机接通。

“老板,没打扰您休息吧?”

“没有,刚回酒店。什么事?”刘启峰给自己倒了杯水,询问道。

“国内这边,刚接到一个比较特殊的邀请。”

陈芷希也有些疑惑对方的意图:“是饭否网的创始人,王兴。”

刘启峰喝水的动作微微一顿:“饭否网的王兴?”

他对这个‘饭否网’和‘王兴’的名字有一点印象,特别是后者,如果真是对方的话。

而电话那头,陈芷希的声音再次传来:“是的,我特意查了一下这个‘饭否网’,对方是今年五月份才上线的,形式上和海外的Twitter有些类似。

“用户可以通过网页、页面和手机短信/彩信发布短消息或图片……”

她最后总结道:“目前来看,饭否网的用户群体增长挺快,尤其是在一些关注互联网和新鲜事物的年轻用户中有些影响力。他们似乎很看重即时分享和社交互动这个概念。”

“王兴先生在电话里表达了对我们‘煦风星辰’平台用户活跃度和独特社区氛围的欣赏。”

陈芷希转述对方当时的原话:“他认为我们聚集了一批高质量、高粘性的用户,不过,关于具体的合作模式,他并没有在电话里明说,只是强调非常期待能与您当面详谈,恭候您的回国。”

洛杉矶的酒店套房里,刘启峰听完陈芷希的汇报。

他脑海中迅速把陈芷希汇报的信息跟自己知道的未来互相印证。

饭否网,看来应该就是这位美团创始人王兴早期创业的项目,看起来似乎是属于早期‘微博’类的先驱之一。

那么毫无疑问,现在的饭否网,正处于积极寻求用户的发展期。

而‘煦风星辰’,凭借其独特的公益属性和明星效应,被王兴这样的人注意到并不意外。

电话内陷入沉默,陈芷希显然在等待着他的决定。

思索片刻后的刘启峰,他对着话筒说道:

“好,情况我已经了解了。回复那边,等我回国之后,视行程安排再约时间见面谈。”

“明白,老板。”

陈芷希利落地应下:“我会妥善回复,并持续关注对方的动态。”

挂断电话后,刘启峰也没了出门的心思,他走到沙发前坐下,默默盘算着搭上即将到来的互联网这辆快车。

‘煦风星辰’是他基于后世互联网平台的一些拙劣模仿,同时也是一次练手。

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和粘性也确实远远超出了仅粉丝参与的预期,把公益与粉丝互动结合的模式,吸引了不少高质量用户。

但他也十分清楚,煦风星辰的‘基因’带有强烈的粉丝社群和公益属性,更像是一个精致垂直的‘兴趣小区’,而不是面向全民的‘广场’。

它的规则、氛围、甚至用户的构成,都决定了它很难,也不应该强行转型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公众社交平台。

强行扩张,反而只会稀释核心的价值,最终落得两头不讨好。

‘饭否网……’

刘启峰知道,接下来几年,会是中文互联网社交格局剧烈变动的时代。

类似Twitter的微博类产品很快就会崛起,成为舆论发酵、信息传播和公众发声的主要阵地。

刘启峰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个未来和娱乐圈紧密相关的舆论阵地。

‘煦风星辰……’

刘启峰灵光一闪,或许,煦风星辰可以成为吸引王兴这类人的一个‘样板间’!

凭借它的明星效应、高粘性的用户和成熟的线上线下联动运营经验……它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

必要时,也可以是未来孵化自己的‘微博’时,用于测试功能、培养核心用户的‘试验田’。

‘合作…投资…还是自己成立?’

直接收购或控股一个初创公司自己模仿前世微博的路线,看似一劳永逸,但这其中的管理和竞争绝不简单,况且他精力有限,微风并没有擅长这方面的人选。

更可行的,或许是战略投资加上资源置换。

他可以用资金、微风影业和刘艺菲工作室乃至‘二刘’体系的娱乐资源、以及煦风星辰验证过的运营模式,去谋取股权和话语权,尤其,是内容运营和明星板块方面的主导权。

必须确保自己能有一个稳定的发声渠道,甚至能参与规则的制定。

想通了关键,刘启峰心里大致有了方向。

他不需要去亲手制造那枚‘蛋’,但他可以成为最重要的推手之一,确保当那枚‘蛋’孵化时,自己能站在最有利的位置。

而自己亲力亲为创立一个新的‘微博’。

可以当做后手准备……

就在这时,套房门外传来刷卡声和刘艺菲带着笑意的声音:

“我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