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这个王守财有些东西的,看问题,想问题,考虑更多,更远,更明白。
相信,未来的郑家中会有这个王家的一席之地吧。
数日后。
“父亲不好了,我听说孙家带着数百人反抗郑家,全被抓起来了,还死了一些人。”
“还好父亲之前阻止了我,不然我们王家就完了。”
“哼!孙家老家主死了后就开始衰落了,现在的家主就是一个蠢货。”
“父亲英明。”
王富贵现在都有些后怕。
又过去十来天。
王家听从郑家的安排,将家族打散,并且主动安排各种人才去为郑家出力。
再考虑到王家在三发地区对汉人的影响力,郑家让王守财做了乡长。
之后要是表现好,可以进一步提拔上去。
郑家县级以下的管理层,以村长,乡长,镇长等划分,分别管理不同的范围的事情。
乡长管理好几个村,一两千人。
比以前王家管理的人多多了啊。
“恭喜父亲成为乡长!”
“呵呵,现在明白为父之前的所作所为了吧?郑家现在需要各种人才,只要我们真心为郑家做事,就有机会得到重用。”
“不过,记住了。低调,低调,不能惹是生非,我们安心替郑家把事情做好,不要胡思乱想,好事就会不断降临。”
“你跟着我,去各村,组织人手配合工造司的人开垦新的水田,修建新的房屋,道路,还有学塾……”
四十多岁的王守财,现在仿佛年轻了十岁,干劲儿十足,想为王家挣一个好的未来。
郑家已经彻底控制三发苏丹国,安排各部门进入,开展各项工作。
三发苏丹国,算上两千多的汉人,有两万三千多人。
这么多苏丹人和熟的土著人,郑家会逐渐将一半左右的人分散到其他府,县去。
以后李家,叶家送来的人优先安置在三发,山口洋两地。
古晋那边,因为战事,有一部分苏丹人和熟的土著人,跑去了勃泥苏丹国的中部。
但剩下的也不少,估计有六万多人,其中汉人有一万多人。
只不过,这一万多人中,有一半左右已经存在数百年,已经本地化,或者半本地化了。
只要是人,对郑家都十分珍贵。
需要转移的人,都会给他们服用郑明空间泉水稀释后的汤药,避免中途因病而死。
留着的人,也会逐渐给他们服用汤药。如此,不到会让不少得病的人感激郑家,从而获得民心。
他们的病好了,身体健壮了,也能更好的建设郑家。
郑家打算设置两个新的府,三发府和古晋府。
三发府,府城三发县,还有山口洋县。
古晋府府城古晋县,还有其他两个县。
至于勃泥苏丹国的反应,那就是害怕,担心郑家攻打过去,更别说反击了。
郑家暂时没有攻占勃泥苏丹国全境的打算,先把古晋府,三发府的地盘和人口消化消化。
有了古晋府,三发府,郑家一下增加了九万人左右。
如今人口,就超过了二十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