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镗床,精密镗孔!要学的不仅是经验还有理论!(1 / 2)

“公子,这就是西洋人教我们建造的炼铁高炉,已经开始使用,效果确实比我们用的炼铁高炉要好许多……”

兵造所的钟石正在给郑明介绍由西洋人主导新建造的炼铁高炉。

这种炼铁高炉,比兵造所用的炼铁高炉炼出来的铁质量更高,而且还不只是一点,而是提升了许多。

十来个西洋人受了郑家厚待,拿了许多金子,他们是真把自己的技术拿出来的。

对此郑明很满意,“做的很不错,再给那些西洋人一些金子。”

钟石笑着说:“他们会很高兴的。在他们看来,这是公平交易,我们出高价,他们出技术。

就是吧,这些人一个个都有些见钱眼开。”

郑明呵呵一笑,“不见钱眼开,我们怎么能得到他们的技术呢。

对了,你们把方法记录下来了吧?”

钟石点头,“已经详细记录下来了,而且我们自己正在尝试建造这种新的炼铁高炉,在他们离开前就能完成并检验。”

郑明提醒道:“西洋人现在这方面的技术领先我们得虚心学习,以后再超越他们。

对了,他们的这些经验知识,是不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了,开始成体系了?”

西方国家这个时期强就强在理论知识越来越强,而华夏多是经验知识,没有形成有效科学的理论。

“理论?”钟石有些懵。

郑明看着他,有点失望,解释道:“就是他们做这些的实际依据是什么,比如这新的高炉,为什么能让炼出来的铁质量更高,其中有哪些因素在影响,又是如何进行干预的……”

钟石听的半懂半不懂,想起来,之前那些西洋人的确说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当时没有重视,觉得知道了方法,有了经验造出来就好了。

“这……好像是他们的确说过一些听不太懂的东西。”钟石尴尬道。

郑明有些生气,命令道:“之后再去问清楚,好好记录下来,然后组织人仔细推敲其中的道理。

学会了理论的东西,以后便能举一反三,不用每次都去尝试积累经验,一直找不到规矩所在……”

钟石额头冒汗,表示一定照做。

看完新的高炉后,钟石带着郑明去看铸造炮管的地方。

炮管铸造上,目前中西方采用方法大致相同,基本都是整体铸造。

但具体的就有不少差异了。

比如在模具上,明朝时采用泥范,或者失蜡法。而西方国家是泥范,或者沙型模具,同时通过精细通过精确的模具设计实现炮管外形(包括炮膛、药室、炮耳、装饰件)的整体成型。

这是在模具上的差异。

现在郑家获得了沙型模具设计方法,同时给有精确的设计思路。

炮管通过模具铸造出来后,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清理炮管中的内壁是重中之重。

因为这会影响炮管的质量,是否容易炸膛,以及威力,射程等等。

明朝时的做法是采用手工的镗孔方法来打磨炮管内壁,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还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行。

“公子,这是镗床。此物简直是铸造炮管的利器,用它将炮管毛坯水平固定好,再用上面的大型镗杆(装硬质镗刀)匀速旋转,贯穿炮膛,同时炮管或镗杆缓慢进给,切削出光滑、笔直、口径均匀的内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