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快点,慢了去好的鸡鸭都被别人先挑走了!”
“差一点的鸡鸭我们都能养好,别忘了我们以前在家养过鸡鸭的。”
袁永强和袁永涛兄弟正快速赶往不远处的松柏县城,他们要去领取鸡鸭来养。
今天村里通知,愿意养鸡鸭的去县城领取,每人最多领取一只鸡和一只鸭。
不想养鸡鸭的,没条件养的,不会养的……反正不领鸡鸭可以领取其他物品作为补偿,比如:胡椒,糖,酒,布匹,食盐,香蕉,菠萝等等。
郑家这次将大量一个月到四个月的鸡鸭拿出来,让愿意养的领一些回家养,以后就是他们的了。
之前从叶家那里买了鸡鸭两千多只,已经产生了许多新的鸡鸭,不久前又从李家买来三千多鸡鸭。
鸡鸭的养殖场已经有近两万只鸡鸭,所以足够拿出一万多只鸡鸭来分发下去。
愿意养的就领取养,每人最多一只鸡和一只鸭,不愿意领取的有补偿。
等这一万多鸡鸭分发下去,让其他人养,慢慢的就形成了规模,以后的鸡鸭不会少。
鸡鸭多了,就能多吃一些肉,总不能就吃河里和海里的鱼吧,吃了一年多,大家都有些吃够了。
所以,听到能领取鸡鸭回家养,有条件的,想养的都去县城,镇上,村子中领取。
袁永强和袁永涛两兄弟住在一起的,是一家人,两人单身,就他们两人,可以最多领四只鸡鸭。
虽然不多,但两兄弟觉得不少了,以前他们老家条件好些的时候也只养着两三只的鸡鸭。
把四只鸡鸭养好了,说定还能孵出更多鸡鸭,以后就不愁鸡鸭肉吃了。
反正现在这里的人家里稻谷很多,再配一些菜,养一些鸡鸭绰绰有余。
这一天,松柏港,浦吧哇,坤甸,各村子,镇子,县城都在分发鸡鸭。
最终一万多只鸡鸭分发完,没有领到的只能等下次,但这次能拿到一些补偿。
郑家管理的鸡鸭养殖场还有数千只,过半年,又可以分发一次。
现在这里的民众,可以自己种菜,养猪,养鸡鸭,养出来都是他们自己的。
不过,池塘,水坝,湖泊等地方的鱼资源属于地方的,由村里,或者镇子,或者县里组织捕捞,然后分发下去。
“哥哥,我看到小鸡,小鸭,好可爱,我也想养。”
正在享受冰镇西瓜的郑敏对郑明说。
今天她上学回来看到有人在领鸡鸭,见到了毛茸茸,小小只,又可爱的鸡鸭,觉得可爱,也想想来玩儿。
“现在不够分,等以后有了更多,你再去领。”
同样在吃着冰镇西瓜的郑明说道。
“好吧。”郑敏有些失望。
婆罗洲是热带雨林气候,全面都热,这里没有冬天,没有冰雪,无法窖藏冰。
郑明他们用的冰,是用硝石制冰的。这种冰无法吃,但可以用来冰其他东西,比如西瓜。
硝石制冰,很早就有了,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只不过,普通人硝石不容易获得,最关键的是,制造火药需要大量硝石,尤其是在明朝,这是军管物资,管得严,无法大量拿来制冰。
所以,一般只有一些富贵的人才会用来制冰,普通人不容易获得,更用不起。
硝石用来制冰后,冰是有毒的不能吃,使用过后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回收硝石,但会有两三成的损耗。
郑明他们现在用硝石来制冰,也只是偶尔,不能经常用,也不能大量用,得留着配置火药。
更何况,他们的硝石基本都是从外面买的,不便宜。
五日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