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还有两千五百吨的铁矿石,价值一万两白银。
算上之前在李家买的两次铁矿石,有五千吨铁矿石了。
麻布两万匹,棉布一万匹,算的0.2两白银一匹,合计六千两白银。
二十吨的硫磺,价值两千两白银,百吨的硝石价值五千两白银。听叶项天说,这是从倭寇那边买的。
用来配置火药,大概能配置出十多吨的火药。不多,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十来天就消耗完了。
所以,郑家会继续买,继续委托叶家寻找。
还有一百吨的红糖,价值六千两白银。
郑家现在的糖很少,正好补充。但以后就不用买了,等用完,他们自己种的甘蔗就能榨糖。
最后是耕牛,这是很重要的。
八十七头耕牛中,有二十七头是种牛,更贵。普通的耕牛,叶家卖三十两白银,种牛也是一头五十两白银。合计,三千一百五十两白银。
叶家这一趟,大头都是给郑家运货的,但,虽然郑家这次花了差不多近六万两白银,可是叶家这次的大买卖还是给西洋人买卖瓷器和,丝绸,茶叶的。
瓷器,丝绸,茶叶,这些东西虽然贵,但不用太多船装,叶家其他船不能空着,所以正好做郑家的生意。
生意多样化,比较稳定。
“给那些耕牛也喂汤药。”
郑明特意吩咐人给那八十七头耕牛喂用空间泉水稀释后的汤药,免得它们刚来就得病死掉。
喝了这种汤药,耕牛就有一个月的无病保护期,有时间来适应,也可能产生一些抗体,以后得病会更少。
叶项天等人在坤甸待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下午才离开,因为不仅要时间来卸货,还要时间来装货。
这次,郑家卖了一千吨新出的水稻给叶家,价值一万二千两白银。
现在郑家管理下,每个月都有四千多亩水稻收获。
人只有七千多,一个月的收成,都够吃几年的。
所以,多余的水稻就卖了,这样也省去仓储的麻烦。
……
这次来的一千二百多人,主要安置在坤甸的东北部,也就是万明河东岸,坤江的西面。
万明河是东北到西南的走向,与整体走向差不多的坤江的北部入海支流交汇,坤甸港口就在这里。
万明河和坤江之间有许多平缓的地,水源充足,适合开发成水田,种植水稻。
这里已经开垦出几千亩水田,以及建造了许多木屋,就是等新的人来了好安置的。
有家人的孩子跟着家人,没有的,就安排去学舍附近住,有人照顾他们。
这次来的三百多孩子,大部分都没有家人一起来的。
而且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单独的一个人。
“没有家人的孩子站一边,有家人的跟家人站在一起。”
“你们中,会种桑养蚕的站一边,有家人的就一起。”
“剩下的人中,木匠,铁匠,船匠,能做教书先生的等站到一边。”
“最后的,会种水稻的站一边,其余的站一起。”
郑明今天将这一千二百多人聚集在一起,并将他们分类。
会种桑养蚕的去桑蚕种植园,铁匠,木匠,船匠,能教书的等有特殊技能的去专门的地方。
剩下的,会种水稻的分给水稻田,不会的就安排去种植园,或者去其他地方干活。
没家人的孩子先安置到学舍附近住,有家人的孩子,等跟家人安置好后,再去学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