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捕鱼,鳄鱼肉,养殖,李家又来了(2 / 2)

同样的,先喝用空间泉水稀释的药水,然后洗澡。

这次还准备了他们的新麻布衣服,条件更好。

然后给他们分配房子,之后分配土地或者安排其他工作。

多了两千三百多人,不能全放在坤甸这边,郑明准备让最少五百人去松柏港那边,种植园和种桑养蚕都需要人,最好是有家人的一起过去。

这是后话。

郑明和唐顺昌留在码头做事,郑宽带着李彦盛去郑府休息。

“天呀,我的病好了!”

“这是神药吗?”

“我不用再死了!”

“我们来对地方了,这粥真好喝!”

熟悉的一幕又出现了。

第一批民众已经习以为常。

“哈哈,看到他们,就想到我们之前刚来时的样子。”

“他们有不少跟我们是一个地方的,都是遭了荒灾活不下去才来这里的。”

“唉,来了就回不去了。”

“还回去做什么?这里这么好,不会饿着,有房子住,有地种,隔三差五有肉吃,以前敢想?回去后等着饿死吗?”

“就是,这里这么好,我才不会去。”

“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追随郑家,将来日子会更好。”

“回去做什么?这里还不用再剃发留辫,多好!这里才是人待的地方!”

“就是,在这里得了病也不怕。就是热了点,这狗~日~的,老天还经常下雨,闷热闷热的。”

“习惯就好了。”

上次李家送来的两千两百多人,现在基本已经定下心来,决定以后这里就是他们新的家。

主要是现在的生活,是他们以前无法想象的。

种出来的粮食,可以留下来许多,而且一年可以种四次水稻,只要不懒,就不会被饿死。

郑家对大家都很好,大家愿意跟着郑家走。

这就是民心。

人们其实要求很简单,只要满足后,他们大部分人都会知足的。

这次,郑家不光是买李家带来的货物,也准备卖些东西给李家。

就是粮食,而且是最近一个月收获的水稻。

这一个月收获的水稻,基本用的是郑明用空间培育出来的水稻作为种子种出来的。

亩产平均达到了五百斤。

有差不多四千亩,合计大概是两千万斤,即一千吨的水稻。

听起来很多,但就够李家的大船装两船的。

一吨水稻,李家给十二两白银,一千吨就是一万两千两白银。

这是,郑家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笔收入。

总算是有了像样的收入。

这是好的开始,等以后甘蔗,胡椒,香蕉等作物大规模收获后,会有更多收入。

李彦盛在第二天装完水稻后,就带着船队离开了。

时间就是金钱,不能逗留太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