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摸来支好枪(2 / 2)

加上杨承旭和王永康,一共六个人干活,效率挺高。

杨承宇力气大、耐力强,发挥了重要作用,干了很多活。

他一个人就能轻松拉走一车土,都不用别人帮忙。他轮流拉车,其他人负责装车。

下午三点左右,所有土都运完了。杨承宇把土拉到宇沫居门口,后续可能还用得上。

整个大队都知道这地方归杨承宇,只是他还没搬过去住。

清理完土方,接着挖地基。对于建房,杨承宇没干涉杨建国,让他按自己想法建。

以后有钱了,他们回村住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到时候宇沫居建好,回村也有地方住。

杨承宇这个亲儿子都没意见,杨承旭自然也不好提意见,只能多帮忙干活。

这些年他没回来,活都是别人干的,如今回来,自然得多出份力。

昨晚他和以前玩伴碰面,发现他们和自己离开时变化不大,家里还是吃地瓜米,而且很节俭,即便这样,也是辛勤劳作所得。

想到自己这几年的好日子,他觉得亏欠,就想多干活。

只是杨承旭发现,干活方面他根本比不上杨承宇。杨承宇觉得轻松的事,他做起来却很吃力。

“杨承宇,你现在力气咋这么大啊?”杨承旭忍不住问道。

“别羡慕了,杨承宇力气比两个我都大,这是天生的。”王永康拍着杨承旭肩膀说道。之前他见识到杨承宇的力气时,也同样震惊。

“小时候没见你力气比别人大啊,现在咋这么夸张。”杨承旭一脸羡慕。

力气大,干活轻松,要是他有这力气,这些年在外面能多赚不少钱。

到吃晚饭时,地基挖好了。因为挖得不太深,能放石条就行,也没挖化粪池。杨建国准备建两层的砖木结构房子,这样的地基足够牢固。明天铺上青石条,就可以砌砖墙了。这种房子盖起来比较快,还能节省木材,要是盖纯木屋,工程量就大了。

晚上,杨承宇又带着沈梦洁和杨承旭去下笼子。今天换了个村子,五峰村的黄鳝抓得差不多了。

每个笼子里都放了用布包着的碎鱼肉,这些鱼是用捕鱼工具抓来的。

到地方后,三人一边放笼子一边找甲鱼。今晚收获不错,杨承宇抓三只,沈梦洁抓三只,杨承旭抓两只。

“真没想到,能抓到这么多甲鱼。”杨承旭看着水桶里的甲鱼,满脸笑意。

“这是以前没人吃,也没人抓。等咱们抓完,以后就会越来越少。”杨承宇说,“以后还得靠养殖,等生意走上正轨,可以让村民们都养殖甲鱼和黄鳝,给咱们稳定供货,也给他们个赚钱机会。”

听到杨承宇要让村民养殖甲鱼和黄鳝,杨承旭很诧异。

“能行吗?养殖可不容易,养不好死了,不仅本钱没了,还得亏钱。”杨承旭担忧地说。

“这确实需要技术,但也不是特别难,可以去农技站寻求技术指导。”杨承宇淡定回应。

他知道术业有专攻,到时候可以请懂养殖技术的人指导。

只要自己养殖成功,其他人肯定会跟着做。赚钱机会送到眼前都不要,他也没办法。

“看来你规划得挺长远啊。”杨承旭一脸佩服地看着杨承宇。

原本他以为杨承宇只是看到水产生意能做,就打算租个店铺试试。

现在看来,杨承宇早有长远打算,不只是开个门店那么简单。

“水产行业潜力很大,还能带动其他产业,能赚不少钱。”杨承宇自信满满,“你们就等着,咱们家肯定能成为县里首富。”

首富?听到这个词,杨承旭热血沸腾。他打工时见识过有钱人的风光,羡慕得不行。

“真希望这天早点来!”杨承旭不禁憧憬起来。

“会的,明天我先进山打猎,多赚点钱,然后去县里租店面。”杨承宇微笑着说。

明天就有师傅来干活,他能抽出时间打猎。

家里有父母帮忙就行,如果杨承旭愿意,他也可以带着一起。

不过以他对杨承旭的了解,杨承旭应该不会跟他进山打猎。

不知不觉,三人回到家。到家后,杨承旭跟着杨承宇来到他房间。

“杨承宇,沈梦洁这事你打算怎么处理,心里有谱吗?”杨承旭神色凝重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