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山哪能赚到钱呀,光靠种地能有啥出息。”王永康无奈地说,“你都不知道,村里好多人都想跟着杨承宇进山呢,可惜他们没这个机会。”
说着,王永康端起枪,瞄准了杨家的围墙,“还是这猎枪好啊,我的那把土铳跟这比起来,啥都不是,真不知道我啥时候能买得起这样的猎枪。”王永康爱不释手地摸着枪。
他知道最近有不少人也进山了,可啥都没打到,连山鼠都抓不着一只。
正因为这样,他越发珍惜跟杨承宇进山的机会。现在他就担心杨承宇有了猎枪后,就不带他进山,转而带杨承旭去。
毕竟有了“水连珠”,杨承宇不缺枪了,再加上杨承旭,人手也够了。
“应该用不了太久,不过眼下我觉得你还是先把钱攒着娶媳妇吧。”杨承宇微笑着说。
过段时间,他就不打算带王永康进山了,准备去各村收购东西,然后运到县城去卖。
要是王永康跟着去打猎,自己很多事就不好办了。
对于打猎,杨承旭没什么兴趣。他既不喜欢种田,也不喜欢进山。
只要待在村里,他就觉得难受,起码也得去县城。
做生意这事,他倒是不反对。以前不是不想,只是一直没机会,也没本钱。
如今杨承宇说要做生意,他挺支持的。
“你们俩聊,我去村里转转。”杨承旭想去看看以前的玩伴是不是都变样了。
“大哥,带我一起去吧。”杨承泽跑了出来,想跟着杨承旭去串门。
平时家里其他人都不爱串门,就杨承旭爱干这事。
杨承旭点点头,带上了杨承泽和杨清妍。安晓四和方依婷她们对此没兴趣,更愿意在家认字。
尤其是安晓四,想着快点赶上进度,好能早点跳级。
“杨承宇,我们明天进山打猎不?”王永康兴奋地问。毕竟杨承宇刚买了新猎枪,正是进山打猎的好时候。
距离上次进山,又过去三天了。这三天,他每天都去河里抓甲鱼,就抓到一只,收获太少了。他还是想多赚点钱,早点娶上媳妇,买把猎枪。
“明天我得在家拆房子,后天去吧。”杨承宇给出了时间。
“行,那我明天过来帮忙。”王永康豪爽地说。只有房子拆了,杨承宇后天就没借口不进山了。
“现在就跟我去拆墙吧,别等明天了。”杨承宇咧嘴一笑,拿回自己的猎枪。
拆房子对杨承宇来说不算难,毕竟他力气大。这会儿,他打算把房子的土墙都推倒,这样明天直接把土墙运走就行。
房子里的东西都收拾好了,晚上也没人住。杨建国和程千兰还在方家整理东西,杨家的旧房子空着。
这房子是茅草屋,用的木梁质量也不咋地,弄断了也无妨。
杨承宇带着王永康绕着房子走了一圈,挑了一面墙。
这面墙已经有不少裂缝,应该是最容易推倒的。
“就咱俩,能行吗?”王永康看了眼杨承宇。
他知道杨承宇力气大,但推倒一面墙,他觉得俩人恐怕不够,怎么着也得七八个人才行。
“试试呗,不行再说。”杨承宇伸出双手贴在墙面上。这土墙被雨水泡过,还是杨承宇爷爷那一辈盖的,不太结实。
“我数一二三,然后一起使劲推。”杨承宇对王永康说道。
王永康点点头,双手贴在墙上,找了个便于发力的姿势。
“一二三,推!”
话音刚落,杨承宇猛地发力。
“砰!”
半面墙直接被杨承宇和王永康推倒,砸进了屋里。
“真推倒了?”王永康有点不敢相信。
“嗯,这面墙裂缝多,还被雨水侵蚀了。”杨承宇解释了一句。当然,这和他的大力气肯定也有关系。
因为动静较大,杨建国和程千兰赶忙跑出来查看,隔壁邻居们也纷纷过来了。
“杨承宇,永康,你们俩把墙推倒啦?”杨建国站在自家房间门口,就看到半面墙倒了。
“嗯,我们就想试试看,没想到还真推倒了。”杨承宇解释道。
“那我去喊几个人来帮忙,倒了这半面,后面的就好推了。”说着,杨建国准备去喊人。
结果,还没出门,就有几个人走进来了。
“建国,你们家在推墙啊,动静这么大?”王民德问道。
他知道杨家要推倒房子重盖,所以猜测是在连夜推墙。
“是啊,杨承宇和你家永康推倒了半面墙,开了个好头,我正想去找你们帮忙呢。”杨建国乐呵呵地说。
想要快点盖起房子,就得拆得快些,最好明天一天就能把东西清理出去,把地基弄好。
“行啊,我们来搭把手。”说着,王民德挽起袖子。
其他邻居也纷纷动手,来到另一面墙前。
总共八个人,一起发力,很轻松就把剩下的半面墙也推倒了。接着,就是其他几面墙。
前后不过半小时,他们就把房子的土墙都推倒了。
“盖房子难,推房子还真容易,这么一会儿就推完了。”王民德感慨道。
土墙虽然倒了,但房梁还在。不过今晚不打算再推了,大家都累得不行,也该休息了。
而且杨承宇一会儿还要带着杨承旭和沈梦洁去下笼子,不能把时间都耗在这。
等到九点多,杨承旭他们才回到家。到家后,才发现房子的土墙被推倒了。
“哥,你回来得正好,跟我们去下笼子吧。”说着,杨承宇跨上自行车。
杨承旭自然没拒绝,他也想知道杨承宇是怎么下笼子,又是怎么做到一天能收获那么多黄鳝和泥鳅的。
这个时间,村里人大都睡了。他们骑三轮车动静不大,不会吵醒别人。
没过一会儿,车子就骑出了村子。
“今天我们去五峰村,五峰村应该还能再收获一波。”说着,杨承宇加快了速度。
沈梦洁负责照明,杨承宇骑车速度很快。杨承旭抓着车座栏杆,有点担心杨承宇把车骑翻。
到了五峰村,杨承宇给了杨承旭一把手电筒,告诉他笼子里都放好了诱饵,直接放到水田里就行。
还指了指黄鳝笼的进鱼口,说明只要让这进鱼口一半没入水中就成,下笼子这活儿本就没什么技术含量,谁都能干。
他还特意交代,这些田里说不定有甲鱼和草龟,要是遇上了就抓起来,也能卖钱,其中甲鱼一斤能卖八毛。
杨承旭听了便问:“那既然这样,你怎么不去各村收购呢?”
杨承宇解释道:“收购的事,得等我们把店铺开起来再说,现在就算收了也不好处理。”
杨承旭点点头,心里觉得这生意确实值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