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抓起听筒,给医院打电话。
贾珍珠的声音有气无力。
“石青华这么多年不现身,是不是发生了意外?”
贾珍珠瞬间气愤填膺:“你是说死吗?他要是真死了,我鼓掌庆贺!”
“那他是故意躲你们母女?”
“当然就是躲我们!去年,我没回家过年,听说他回来了,开着一辆宝马,在村子里炫!”
“你想不想逼他现身?”
“怎么做?”
下午,苏志强再赴医院,以记者的身份采访贾珍珠母女。
他以最快的速度,写成一篇情感长文。
以纪实的手法,讲述贾珍珠家三代的故事。
单亲妈妈为养育女儿,在大城市一人打三份工。
外婆先抵触后疼爱。
家境贫寒,但亲情浓浓,西西长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谁知道,老天不长眼……
文末,以西西的口吻,“深情”呼唤:爸爸,我并不想打扰你的生活,只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隐去贾珍珠曾经结婚的事实,更没有乔振华半丝痕迹。
真实地名,真实姓名,90%以上真实情节。
苏志强给西西拍照。
小姑娘躺在病床上,乌溜溜的大眼睛清澈灵动。
西西,成为特殊的“封面女郎”。
文章,配上醒目标题《泣血寻亲:单亲妈妈苦觅生父,骨髓配型能否点亮生命之灯》,登入最新一期《我爱我家》杂志。
读者们流着眼泪看完,通过各种渠道疯狂寻找石青华。
一个星期后,贾珍珠打来电话:“石青华自己找上门来,主动去做配型,配型成功了。医生刚刚通知我们做术前准备。”
声音哽咽:“苏记者,谢谢你!西西说谢谢你!”
苏志强放下听筒,又给办公室拨电话。
“贺主任,给西西募捐的事进展怎么样?”
“我把钱交到报社办公室,陶主任不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旁边一个声音插进来:“和我们划清界限的意思呗,这还不懂?”
“我们是二级单位,划什么划?”
“还不是因为我们比他们红火,羡慕嫉妒恨!又拿我们没得办法,哈哈哈!”
苏志强清咳一声,贺主任赶紧问:“您看怎么处理?”
“你代表我们杂志社,给贾珍珠送过去!”
苏志强写文,本意是逼迫石青华现身救女。
目的达到,就此放下。
没想到,这篇文后劲巨大。
读者们打电话,追踪后续;在网站留言板上询问西西近况。
苏志强特地开会,告诫大家如实回答问题,不要发表观点。
久之,这件事,渐渐变了味。
有人挖出石青华始乱终弃的事实,有人发帖,西西的父亲另有其人。
更有人亲自跑到麒麟镇下沙村去调查。
村子里的老人纷纷证实,贾珍珠曾经亲口承认,西西的父亲是省里的一个大官。
谣言,从键盘侠的手中推到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苏志强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的威力。
无形无状,甚至找不到谁是始作俑者。
乔振华,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