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现实如此,积重难返,非一人一朝一夕所能改变。
他能理解慕云昭的难处与苦心。
慕云昭能在这片僵化的土壤中,重新拾起这已被遗忘的‘君子六礼’的概念,哪怕只是恢复其中三项考核,在这等规模的盛会上公之于众,已然是逆流而上,殊为不易了。
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魄力,她是在尝试点燃一颗火星,至于能否燎原,尚未可知。
就在凌风心潮起伏之际,翰林院大学士已经宣布了第一项比试的具体规则:
“第一项,比试‘乐’!诸位需知,古之‘乐’,并非仅指音律,亦包含舞蹈、节奏,乃至天地和谐之道。”
“诸位可以开始了!”
大学士话音刚落,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那十名寒门学子。
这十人能进入最后一轮考核,自然有些真材实料,特别是同为寒门学子的群体中,此十人更是名声斐然。
“六殿下,我等推荐一人和你比试,只要你能赢了他,我们其他九个便自动认输。”
之前被推举出来,作为代表者的李文渊开口道。
他们这十人,可以说是才华横溢,但又彼此各有所长。
推举最厉害之人和凌风比试,便等用于是十人,而且还能节约不少时间。
凌风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而后便看到其中一名眉清目秀,年约二十出头的青衫书生走了出来。
“学生赵林玉,还请殿下赐教!”
赵林玉,在先前的考核中排名中暂列第四,尤擅音律,是这群寒门才子中公认的乐理第一。
只见他走到场中特意清出的一片空地,先是向评委席和四周观众躬身行礼,姿态从容,颇有古风。
翰林院大学士看着他,眼中露出一丝赞许,补充道:
“赵林玉,你既被推举,便由你先行展示。此次‘乐’之比试,不限乐器,不限曲目,你可尽情施展所长。奏毕,由我等评委共同点评,定其高下。”
凌风站在一旁,微微颔首。
他对此安排并无异议,正好可以借此观察一下这个时代在“乐”方面的最高水准。
他对赵林玉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语气平和:“请。”
赵林玉也不推脱谦让,再次一礼,朗声道:“学生赵林玉,献丑了!今日所奏,乃一曲《高山流水》,请诸位方家指正。”
说罢,他走到早已备好的一张古琴前,缓缓坐下。
那古琴木质温润,琴弦如丝,一看便知非俗物。
赵林玉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琴弦,仿佛在与老友交谈。
他闭上双眼,调整呼吸,整个人的气质瞬间沉静下来,与周遭的喧嚣隔绝开来。
“叮……”
一声清越的琴音响起,如同山间清泉滴落岩石,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紧接着,琴音渐起,时而高亢如登临绝顶,俯瞰群山连绵,气势恢宏。
他的演奏并非单纯的技巧堆砌,而是真正融入了情感与意境。
众人仿佛随着他的琴声,看到了巍峨的高山,听到了清脆的流水,感受到了一种寄情山水、心旷神怡的雅趣。
琴音时而密集如雨打芭蕉,时而舒缓如清风拂柳。
他对节奏的把握,对力度的控制,以及对乐曲内涵的理解,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凌风凝神静听,心中亦不免暗赞。
这赵林玉,果然名不虚传。
其琴艺之精妙,意境之深远,放在他穿越前的那个世界,也堪称演奏家级别了。
看来,这大景朝虽然整体文风偏于保守僵化,但在某些传统技艺的传承上,仍有其独到之处。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仿佛还在广场上空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