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云没有随船前往,她知道,有李重阳亲自押送,又有陈祖义和“海军陆战队”护航,这一路,绝不会有任何差池。
她留在了夷州,因为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她。
琉璃厂的重建与成功,只是第一步。
她要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自给自足的、甚至能反哺整个“汉寿良品”帝国的,工业体系。
她将那座曾被用来烧制耐火砖的轮窑,进行了改造,开始尝试着烧制更精美的、更高温的瓷器。
她又在发现了铜矿与铁矿的中央山脉,建立起了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钢铁厂”。墨翟大师利用水力锻锤和新式的高炉,再配合从西洋人那里缴获的、关于“炼钢”的只言片语的记载,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终于炼出了第一炉比寻常生铁质地更坚韧、更有弹性的,钢。
有了钢,便有了更锋利的武器,更坚固的农具,和更精密的机械。
而在那片发现了甘蔗林的东部平原上,一座规模宏大的糖坊,也拔地而起。王师傅带领着他的徒弟们,利用新式的压榨机和离心分离技术,成功地制作出了雪白细腻的白砂糖和甜如蜜浆的红糖。
这些,在后世看来再寻常不过的工业品,在这个时代,却无一不是能带来惊人财富的“硬通货”。
夷州,这个曾被视为蛮荒之地的海岛,在何青云这位穿越者的手中,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发生着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实验室,何青云脑中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与理念,在这里,被一一地,变成了现实。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南,也因为那十艘满载着“神物”的船只的到来,而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波澜。
当李重阳在江南最大的商埠——杭州,租下最繁华地段的一家三层商铺,将其布置成一家名为“琉璃阁”的专营店,并将那些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摆上货架时。
整个江南,都为之疯狂了。
那些见多识广、自诩见惯了奇珍异宝的江南富商和士大夫们,在亲眼见到那能清晰照出人影的穿衣镜,那在阳光下能折射出七彩光芒的高脚杯,那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香水瓶时,他们心中那份属于江南人的骄傲与自矜,被彻底地,击得粉碎。
他们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至,挥舞着手中的银票,为了能抢到一件心仪的琉璃制品,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一件最普通的玻璃杯,便能卖出十两银子的高价。
一面半人高的穿衣镜,更是被炒到了一千两银子一面,还供不应求。
不过短短一月,“琉璃阁”的盈利,便已超过了“汉寿良品”过去一整年的收入。
“琉璃”,这件由何青云亲手点亮的新生之火,以一种燎原之势,迅速地,燃遍了整个大周最富庶的江南,也彻底地,奠定了“汉寿良品”在这片土地上,无可撼动的,商业霸主的地位。
而关于那位远在海外,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平海女王爷的传说,也伴随着这些流光溢彩的琉璃,被蒙上了一层更浓重、也更令人敬畏的,神话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