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正是何青云眼
大周禁海百年,不仅相关的律法早已废弛,更严重的是,造船的技艺,几乎失传。如今沿海的渔船,大多是些只能在近海打渔的小舢板,根本无法抵御远洋航行的风浪。
“林大哥,”何青云的目光从海图上移开,落在了林观海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我问你,这大周之内,如今可还有能造出远洋宝船的船匠?”
林观海闻言,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他思索了半晌,才道:“回夫人的话,真正的宝船船匠,怕是早已不在人世了。不过,在江南的龙江船厂,或许还隐居着一位怪才。”
“哦?说来听听。”
“那人姓墨,单名一个‘翟’字,是前朝墨家机关术的传人,也是我祖父的师弟。他为人孤僻,痴迷于造船之术,据说能造出不用风帆,便能日行千里的‘机关鸟’。只是他脾气古怪,从不与官府打交道,当年朝廷几次三番请他出山,都被他拒之门外,后来便再也无人听过他的消息了。”
“墨翟……”何青云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她知道,要开启大航海时代,光有海图和雄心是不够的,她必须找到一个能将她的那些“超前”理念变成现实的天才工匠。
而这个墨翟,听起来,就是她要找的人。
“重阳,”她转头看向李重阳,“此事,又要辛苦你了。”
李重阳笑了,他知道妻子的心思,握住她的手道:“放心,就算是掘地三尺,我也把这位墨家高人给你请出来。”
三日后,李重阳便带着林观海,轻车简从,直奔江南。
而何青云,则开始着手另一件更重要,也更棘手的事——说服皇帝,废除海禁。
这道祖宗传下来的律法,像一道无形的枷锁,锁住了大周通往海洋的道路,也锁住了无数人心中那片蔚蓝的梦想。
她没有直接上奏,而是先去拜访了安阳王和几位支持主战派的老将军。
她没有谈什么“通商四海”的宏图大志,她只是将那张南海海图,以及一份她连夜整理出的、关于海防与水师的详细计划书,呈到了他们面前。
“各位王爷,各位将军,”她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北境之围虽解,可我大周漫长的海岸线,却依旧是不设防的。倭寇时常骚扰沿海渔民,更有不知名的海寇,与江南盐枭勾结,私贩禁品,早已成我朝心腹大患。”
她指着地图上的几处港口:“我们若能在此地,建立水师大营,造出能远航作战的坚船利炮,便不仅能肃清倭寇,更能将那海上贸易的命脉,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届时,南洋的香料,西洋的琉璃,都将成为我大周国库的收入。以商养战,以战护商,不出十年,我大周便能拥有一支纵横四海、所向披靡的无敌水师!”
这番话,说得在场所有戎马半生的老将们,都热血沸腾。
安阳王更是当场拍板:“好!好一个以商养战!此事,本王全力支持你!明日早朝,我便亲自上奏,请陛下开海禁,建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