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滢滢推了回去:“舅母,留给辛杏就好。我有药铺,又有摄政王给的聘礼,已是足够了。”
朱氏佯怒:“那哪儿一样。这是娘家给你的底气,也是为了你的面子。听舅母的话,这些你得收着。”
唐滢滢是清楚这点的,娘家越重视出嫁的女儿,给的嫁妆越丰厚,婆家就会越看重,外人也不会看轻。
“舅母,我不是推辞,是真的不需要。况且,你为我准备的嫁妆已是够多的了,外人哪儿会看轻啊。我婆家……陛下不管这些事的,连我要不要生孩子都不管。”
朱氏委实吃了一惊:“陛下说的?”
唐滢滢点头:“陛下亲口说。”
朱氏觉得这样好:“这好。你和摄政王要不要孩子,何时要孩子,你们两个决定就好,外人干涉太多反而不好。”
唐滢滢觉得这几个古人的思想比现代人还要开放:“舅母,这些嫁妆给辛杏准备着。我来,也是和你说辛杏的事。”
“昨日我和摄政王商讨了下,想让辛杏和华王定亲。华王短时间内不想成亲,他也不会束缚辛杏。再则,他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那些人想利用辛杏得掂量掂量。”
朱氏呀了声:“你们和老爷想到一块了。昨晚,老爷也是这样跟我说的。当时他想着,华王不一定会帮这个忙。”
华王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人家不一定会帮这个忙。
唐滢滢笑道:“这点舅母不用担心,摄政王会处理妥当的。等辛杏定亲了,那些人会安分一些的。至于文安那边,当是一种历练,让他多见识见识人性也好。”
朱氏很是心疼:“文安这孩子就是太懂事了。换作旁人,遇到这样的事,早向父母告状了。”
唐滢滢:“就是他太懂事了,才要磨一磨他。在他这个年纪,太懂事了并不全是好事。”
朱氏是明白的:“我也有给文安看姑娘,可看来看去都不满意。文安现在的情况,九成以上的人家都是奔着咱家和摄政王来的。”
唐滢滢略有些烦这些事,可她清楚这是无法避免的:“奔着就奔着,咱家又不求这些人。再说了,文安还有几年才会成亲,这几年慢慢挑就是了。”
朱氏一想也是:“也是,有几年的时间,我总归是能挑出一个合适的儿媳妇的。”
提到儿媳妇,唐滢滢不知为何想到了墨月月:“舅母接受比文安大几岁的儿媳妇吗?”
朱氏疑惑的嗯了声:“你这是是有人选?大个两三岁三四岁都没关系,主要是人好。你是清楚咱家的情况的,我可不想要那些来事又折腾的儿媳妇。”
唐滢滢摇摇头表示没有:“我是这样说。”
她只是有这样一个念头而已。
……
快午时的时候,墨辰回来了一趟,跟唐滢滢说华王那边同意了,下午就会来下聘。
“这速度够快的啊。”唐滢滢打趣了一句,就吩咐丫鬟摆饭。
墨辰净了手:“华王最近也被烦得头疼。他的地位摆在那,那些想当太子的,有意拉拢他。最好的拉拢,是姻亲。”
唐滢滢:“……真的是一挑选太子,什么牛鬼蛇神全蹦出来了。想以往八百年都见不到一次的这些人,现在天天都能见到。”
唐滢滢和墨辰十分清楚,是太子这个位置的**力太大,那可是储君啊,只差一步就能成为手握大权的帝皇了。
墨辰:“在新帝登基前,咱们争取解决好所有的事。等新帝一登基,我就辞官,咱们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住着,远离这些纷争。”
唐滢滢就想着能过这样的日子:“你要想辞官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你的地位摆在那,就怕新帝不放心。”
“所以,咱们要好好选一个合适的新帝。”
“你也知这事不容易的。”
“再不容易,为了辛家,为了咱们的未来,也必须要选一个合适的新帝出来。”
“是啊,不能留下隐患,给辛家带来危险。”
墨辰端起茶杯喝了口水:“现有的皇子中,我没一个看上的。”
唐滢滢一脸黑线:“那怎么办?皇子就这么多,你一个都看不上,总不能你当皇帝吧?”
墨辰直接拒绝:“我召了外地的王爷一家回来。”
唐滢滢这才想起有少部分的皇族是在封地的,基本是在较为偏远的封地,圣上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诸多问题。
“你是想从这些皇子中选?可他们有爹娘……”
墨辰狠声道:“若选中了,为了江山社稷,得请他们先一步走。”
唐滢滢有所担心:“我怕皇子会怨恨你。”
这些墨辰都考虑过:“这个到时候再说,还得看看对方的父母是个什么品性。若是品性不太好,是必须要请他们先走一步的,后续的麻烦,我会安排好。”
唐滢滢头疼不已:“没想到,会在选太子上遇到这么多难事,这可比解决幕后之人这些事麻烦多了。”
挑选出来的太子是将来的帝王,一个不小心会给江山社稷和自己带来大危险的。
墨辰:“是啊,挑选太子比这些事麻烦得多。加上知人知面不知心,更是得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