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灾区(2 / 2)

上官千语点点头,“车掌柜,这个没问题,你买面买木柴等等时带上凌青,让他记一下,每天晚饭后现钱结账,等到疫,情稳定后,本太子吩咐官兵帮你修葺店铺。”

车掌柜深深一躬身,“我东梁国有太子殿下,真是百姓的天大福气。”

车掌柜一离开,上官千语朝南清漓笑了笑,“看看,我东梁国百姓多么善良淳朴,你和萧兄以后就长居在京城吧,串门子,蹭饭都方便!”

帐篷外面又排了不少患病的灾民,还都是按照南清漓的要求排的队,年老幼弱和病情严重的都排在前面。

因此,南清漓没时间和上官千语聊天啦,这时,侍卫送过来四个二面馒头和两葫芦冷开水。

馒头里面都夹了黄豆酱,南清漓吃了一个二面馒头,抿了几口水,开始看病。

上官千语也没有胃口,勉强吃了一个二面馒头,将水留给了南清漓,将那两个用荷叶包裹着的馒头分给了两个吮手指的小孩儿。孩子的爹娘不停地说谢谢,他们后来才知道这个平易近人的俊公子是当朝太子,赠食之恩世代口口相传。

南清漓这边是治活人,上官千语那边是忙着埋无名死尸,因为白天的气温不低,死尸处理不及时就会腐败滋生传染病菌。

反正在赶过来的路上,南清漓强调这是驱疫的重中之重,剩下的注意事项还有许多。

比如派官兵清理出来水井,巡逻看护,保证井水不被传染而有清洁的饮用水,如此等等。

反正南清漓来自现世的赈灾知识帮了上官千语大忙,连燕宁府的于府台都暗自佩服上官千语不仅经商厉害,治国安民也很有一套。

渐渐,夜色加深,每个安置灾民的帐篷外都挂着盏气死风灯,而且,相隔不太远燃着一堆篝火,有官兵负责看护。

他们时不时投进去几把艾草,熏蚊子的同时也可以改善一下受了病菌污染的空气。还有就是,哪个灾民忍受不了后半夜的夜寒,可以过来烤烤火取暖,这也是南清漓的招儿。

子时中,南清漓才忙完,往草垫子上一趟,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她真的是累到了极点,失眠是不存在的。

没多久,娄千语进了帐篷,凌青给他铺好一个草垫子,他盘膝打坐就相当于是休息。

凌青则在周遭巡逻了一圈,然后在这个帐篷外盘膝打坐,他家太子爷守护南清漓,他守护他家太子爷。

就这样紧着忙碌了一周,汤家镇疫,情稳定,患病灾民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一个因病死亡。

上官千语极力夸赞南清漓的大锅药真是个救命的好东西,南清漓说那是因为有太医负责煎药,不然,一般人煎药肯定会煎糊了。

这天,上官千语传谕驻守在燕宁府的官兵开始帮助灾民修葺房屋店铺,安居才能乐业,特别贫困的灾民还可以领取粮食布料等用度。

于府台提出如果再次发生余震,那么就会导致不必要的伤亡,南清漓打消了于府台的顾虑,她说井水不浑,余震的可能性极小。

汤家镇亭长,也就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大善人汤财主也赞成上官千语的做法,乐呵呵地忙前忙后。

这天下午,女扮男装的南清漓正为几个男病人把脉复查,她正低头写着上一个病人的病例分析,一道黑影逼近,落座。

南清漓以为是病人迫不及待了,经她手的病人,她都记得很清楚,这个张三狗得了传染性腹泻。

“张三狗,还拉稀吗?”

她记得清楚,张三狗不识字,当时她说他得了传染性腹泻,他面如死灰……

放声大哭说还没娶媳妇儿呢,不想这么早就死!

所以南清漓就说了个通俗易懂的词儿,拉稀,死不了人的拉稀,周遭的人乐得哄堂大笑。

正因如此,张三狗到了她这儿就寡言少语而生怕再惹出来新笑话,所以这会儿,南清漓没听到眼前人吭声,以为他不拉稀啦!

“手放平,把个脉!”

南清漓说着,放下了羊毫,眼睛却还盯着写好的病例分析,手指按上了眼前人的腕脉正要把脉,却被捉住了手。

南清漓抬起了头,流氓两个字到了嘴边生生刹住,是风尘仆仆的萧云翳,她甩开手,“我看病呢……你等会儿!”

萧云翳不是病人,不想遵守先来后到的顺序,他千里迢迢赶过来寻妻,更不想等半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