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源和苏素甚是怜惜儿子文璇,担心他憋了好多天,上山玩疯了出意外,就一起连哄带劝,下午可以在院子里踢沙包,明天再去找文泽。
虽然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儿,然而南清漓依旧忙碌得像只小蜜蜂似的。
小雪帮着她烧火,她将四个肘子红烧,两副头蹄下水煮熟出锅后,又蒸了两笼屉肉包子,两笼屉菜包子和四笼屉红枣馒头。
另外几只也没闲着,小鹏和吴四顺上山砍柴,南小山和南小川裁红纸写对联,然后打浆糊粘贴起来。
今天就贴对联是小雪出的主意,她说去年大年三十儿那天早上贴对联,明明浆糊热乎乎的,可荆门的那副对联怎么也贴不好,最后只得用麻绳绑到荆门的树枝上。
可还没到中午,对联就被风吹得没了影儿,所以大不吉,大哥吴大顺好端端的就没了。
南清漓见小雪一脸凄然,就随口安慰了几句,不过心里并不认同对联掉了就是大不吉的兆头。
她前世在农村不想在大年三十儿那天早早起床,就撺掇奶奶提前贴好了对联。
虽然奶奶说下午天气不太冷,对联贴了不容易掉落,但是有时候也会由于浆糊冻结,或者风大,对联就掉了,奶奶家和其他人家都有过这种情况,可也没听说谁家有人意外丧命。
早早地吃了晚饭,南清漓很自觉地跑步一个时辰,回了屋后小雪已然进入梦乡。
不出她所料,夜星霓已经来过了,她枕头边儿放着一个纸盒。
坐在炕尾,南清漓吃着纸盒里的枣糕,绞尽脑汁地揣测着夜星霓与自己交好的叵测居心,但最终也没想出来一个可以说服她自己的。
麻利地洗漱,洗澡,倒了水后插好了门闩,南清漓钻进了热乎乎的被窝,心里一叹,终于可以饱饱睡个懒觉了。
南清漓如愿以偿,真的睡到了自然醒,她一睁眼就看见小雪已经生好了灶火,正往锅里添水呢!
她舒服地伸了个懒腰,穿好衣服叠被褥。“小川,小山,你们在哪屋啊?”
文璇的清脆嗓音在院子里响起来,紧接着就是南小川热情的招呼声。
南清漓出了屋,一眼就看见文璇换了身崭新的衣服,活蹦乱跳的,看见她出来,甜甜地喊了声,“清漓姐姐,过年好!”
南清漓将文璇叫进了屋里,数了二十个铜板儿给他,并叮咛说藏好了,别被他爹娘发现了,等到哪天去镇上买点好吃的。
文璇揣好了铜板儿,就要和南小川一起去割羊草,南清漓失笑,“文璇,割羊草这茬儿是你娘提醒你的吧?”
文璇很认真地摇摇头,“清漓姐姐,我爹说君子要言而有信,我一直记在心里呢!”
南清漓终是担心割羊草弄脏了文璇的新衣服,就让南小川带着他出去搂树叶,最后由南小川用扁担挑回来。
等到两人回来时,早饭做好了,南清漓留文璇吃了饭,然后用荷叶包了三个肉包子,两个红枣馒头,让他带回家,嘱咐他上午要在家休息,刚刚病好不可以太疲倦了。
饭后,南清漓和好一大团面醒着,等她拌好了猪肉胡萝卜馅儿,家里的五小只都簇拥过来包饺子。
不得不说几个男孩子包的饺子丑得可以比赛排出顺序了,从丑到最丑依次是吴四顺,小鹏,南小川,南小山。
南清漓视若无睹,她的要求不高,不求好看,只要捏严实了不露馅儿就行。
最终小雪笑出了声,让南氏兄弟还是做点擅长的,回屋看书写字去吧!
快到中午时包好了饺子,还剩下一团饺子馅儿,足可以包六七十个饺子的量,南清漓琢磨了一下,觉得送给文清源家较为合适。
虽然妻子苏素康复好几天了,但文清源依旧不舍得让她做饭做家务。
因此,当南清漓过去时,文清源正挽着袖子擀面条呢,一个斯文儒雅的秀才先生爱妻如斯,南清漓暗赞难得。
可文璇不买账,嚷嚷着中午只喝一小碗面条,他天天顿顿喝面条,都快成软面条了,他中午要吃一个肉包子和一个红枣馒头。
文清源讪笑着解释他蒸馒头吃不准兑碱的量,再等几天苏素就能做饭了,那样每天都有馒头吃了。
南清漓好不容易说服这对夫妻,留下了饺子馅儿,但就在她折返回家的途中……
南清漓触目所及,家家户户都贴着红底黑字的对联。
即便有的人家是简陋的荆门,也在门侧的土墙上贴了对联,一副副鲜艳夺目的对联透着浓浓的喜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