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南清漓忙碌了这么久,喝一碗土豆糊糊也不过分,那晚上自己就不吃了,给文璇煮碗稀粥就好。
南清漓用菜刀削着泛绿的土豆,眼见苏素有一眼没一眼,瞅了又瞅灶台上零落的土豆皮,眼神里的意思很明显,意思就是她这样削啊削就是浪费食物。
她只好耐心编话解释,“婶子,我听镇上饭馆的厨师说,这个土豆绿了后,里面就含有毒素,如果人吃了,轻则会引起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重则就会被毒死,那时候就不是浪费抓药钱那么简单了,你放心吧,先生一天不回归,我就该多照顾你们一天,反正肯定饿不着你们。”
虽然南清漓新婚丧夫,算是个大人了,不过在苏素眼里,她一直是个比文璇大不了几岁的孩子,但是今天听着南清漓一张嘴就是一套一套的,苏素决定以后让文璇多和南氏兄弟走动,借以增长书本上学不到的生活阅历。
不久,南清漓弄好了土豆糊糊,舀出来,让文璇吹着喝,小心别烫着了。
这时,堂屋外响起了小雪的嗓音,饱含着毫不掩饰的忌惮,“大嫂,苏素婶子,我进来了!”
南清漓隐隐猜到了小雪的来意,朝苏素笑了下,出了屋。
果然,堂屋外,小雪和南小川各挎着一个小篮子,南清漓探手摸了一下,还热乎乎的,不是饭菜还能有啥。
南小川忌惮地望了眼屋里,声音很低,“大姐,先生不在,可我也帮不上什么,所以我省下来午饭拿过来。”
小雪低声补充,“大嫂,六个肉包子,六个馒头,炖排骨,猪肉炖土豆,小米粥,蛋花鸡羹汤,这下你们三个人足够吃了。”
碍于人多眼杂,南清漓只能简而概之,“苏素婶子和文璇所患的疾病有饮食禁忌,馒头和小米粥留下,你们先回家,等我回去再细说。”
小雪和南小川稍稍心安了一些,虽然不太明白饮食禁忌的原因,但也遵从南清漓的吩咐,将盛放小米粥的陶罐和荷叶包裹的馒头都放到一个篮子里,然后和文泽打了个招呼,相随离开。
进了屋,将篮子放到炕沿边,南清漓将陶罐里的稀粥倒入糊糊里,然后又将馒头放到桌子上,“婶子,文璇,我一会儿回家吃饭,你们多吃点!”
文璇抓起来一个馒头,大吃大嚼,浑然无视苏素嗔怪的眼神。
其实真不能怪文璇吃相不雅,家里食物匮乏,一连几天不是小米稀粥,就是玉米面稀糊糊,文泽一顿喝三碗也喝不饱。
南清漓轻笑着,将一个馒头塞进了苏素手里,然后就转身出去抱进来一大捆木柴,又抓了几把用来引火的松针,而且将马桶放到堂屋墙角里,不过她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细节……
当南清漓再踏进屋里时,不经意间瞥见苏素舀了少半瓢热水,倒进陶罐里,摇了几下,倒入自己的碗里。
是的,南清漓记得陶罐的内壁上粘附了几颗米粒,但苏素如此珍惜食物,她真的是心里为之一震。
这样的家境,说是家徒四壁也丝毫不夸张,可是苏素无怨无悔,从自己进门到现在,对丈夫文秀才没有埋怨过半个字,这样平淡朴实的婚姻真是可圈可点。
担心苏素会不自在,南清漓假装没看见这个细节,蹲下来洗木桶里的衣服。
衣服没有什么明显的脏污,南清漓简单揉搓了几下,就晾晒到院子里,将水倒掉。
“大姐,我吃了四个馒头,厉害不?”文璇这样说着,一副快夸我的可爱小模样,
南清漓笑着点头,“厉害,文璇太厉害了!嗯,文璇好好吃饭,乖乖听话,很快就会养好了病。”
文璇满意地笑着,眼睛弯弯的,苏素脸上也随之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但文璇望了一眼灶台上的锅,“大姐,我喝完这碗糊糊,还要喝两碗糊糊粥。”
南清漓真的担心文璇撑着了,“文璇,听话,再喝一碗糊糊粥就可以了,你一下子吃太多东西,肚子会胀得很难受的,想喝等到下午再喝。”
文璇乖乖地哦了声,低头喝着糊糊,南清漓看得出来苏素不舍得吃馒头,她慢吞吞地吃掉一个,将剩下的一个温在灶台上,显然是给文璇留着的。
半刻钟后,南清漓洗了碗筷,将剩下的糊糊粥温在灶台上,叮咛下午一定要喝完。
直到这时,苏素抬头盯着南清漓,眼里有感激无奈,也有疑惑不安,“清漓,你别骗我,你家里真有吃的?”
南清漓笑着点点头,附耳低语,“婶子,实不相瞒,我家真不缺吃的,不止有米面,还有肉类和鸡蛋,因为你和文璇都出了水痘,有饮食禁忌,不然,刚才小雪和小川送来的肉菜蛋汤和肉包子就给你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