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太平:本宫难道不温柔,不体贴
这些突首领表示了一番决心之后,便退出了衙门。
太平之所以把这些突厥首领、朝廷都督叫过来正是因为其对突各部落的管制还是相当有號召力的。
想要將含州这样的特殊地域,全面普及接种牛痘,必须是自上而下。
一日后。
含州百姓都知道了这位公主殿下已经决定从官府官员开始接种牛痘。
一时间,恐慌的情绪渐渐消停了不少。
毕竟不少人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如果连那些官员都先接种的话,这接种牛痘之法想必是没什么问题的。
又过了一日。
开始接种牛痘。
含州衙门外。
从如今六胡州临时大都督鄂国公尉迟循毓开始,各级官员全都到场。
远处跑来了不少的百姓围观,大唐將士们维持著秩序。
不少人都有些好奇,这位接种牛痘到底如何接种。
更多的人则是好奇堂堂鄂国公都接种牛痘,莫非这法子真的能够抵御天
六胡州內除了大量的突蕨降户,还有相当一部分粟特人和九姓铁勒。
这些人比起刚刚投降的突厥降户,显然更加信任大唐。
“鄂国公,请伸手吧....
,
杨易微微一笑。
今日第一次接种牛痘,也是他亲自出面,以作示范。
而接种的对象则是含州的各高级官员。
尉迟循毓微微頷首,面色严肃。
他这几日也知道了这位杨家令自荐入隔离庄的事跡,心里大为佩服。
当下对接种牛痘一事也少了几分疑虑。
因此当杨易请他当眾第一个示范接种牛痘的时候,尉迟循毓便毫不犹豫答应了。
一来,这是公事,二来,杨易曾经救过他的女儿,也当是还人情了。
眾目之下。
鄂国公尉迟循毓被杨易用消过毒的小刀划破手掌,开始接种牛痘苗,
片刻后。
接种结束。
尉迟循毓微笑的退到一边,由剩下的官员开始接种。
围观的百姓们见到连朝廷的官员们都纷纷开始接种,纷纷有些兴奋的议论起来。
“连鄂国公都亲自上了,看来这接种牛痘一定有效啊。”
“是啊,是啊,听说这位杨家令还专门为此进了隔离庄试验,结果一个月后便大摇大摆的出来了,也没有得麻子,也没有得天!”
“整个含州的官员都在此接种,听说等会可以排队接种,你们去吗”
“当然去,既然连这些官老爷都不怕,我怕什么”
“我也去,这天弄得人心惶惶,若是这接种牛痘有用,以后就不用担心天了。”
”
半日后。
含州的官员们大多接种完毕。
而百姓们则是纷纷排队,一个个面露期待。
杨易则是退到一边,剩下的交给含州官员安排的医者处理即可。
太平警了一眼远处密密麻麻,井然有序的百姓,轻哼一声,眉宇间满是自得。
“这样一来就简单了。”
“接下来只要等待含州接种完,再把其余的五胡州接种了,天被遏制那也是迟早的事情。”
“接种牛痘一事,本就是开头颇难,等到所有人都意识到接种牛痘的好处,便会自己积极的来接种了。”
“你说对么”
“嗯”
太平发现杨易没哎声,微微眉,转过头来,却是没发现杨易,顿时一愣。
旁边的红袖有些忿忿不平的小声道。
“公主殿下,你看长孙小娘子...
太平顺著红袖的目光看去,长孙璃月手里拿著五彩丝绸手帕,笑意盈盈的站在杨易面前。
“郎君,累了吧,璃月来帮你擦擦汗。”
杨易微微一笑。
“就不劳长孙娘子了....
不远处的红袖嘀咕道。
“公主殿下,这长孙小娘子也太细心了些,您也得多些心思啊。”
太平气呼呼道。
“心思,什么心思”
“难道本宫还要跟那些爭风吃醋的女子一般为他吃醋么”
红袖眨了眨眸子。
“殿下,可是男人都喜欢温柔体贴的啊。”
公主殿下颇有些羞怒。
“本宫难道不温柔,不体贴”
红袖一时语塞。
太平见状,有些恼怒的瞪了一眼红袖,冷哼一声。
“再说了,那疯女人如何献殷勤,就去献殷勤吧,与本宫无关。”
红袖嘴角扯了扯,嘀咕起来。
“真与您无关的话,您也就不生气了。”
太平警了一眼红袖。
“你说什么”
红袖一脸无辜。
“奴婢说公主殿下温柔又体贴,那长孙小娘子再如何献殷勤,那也是丝毫比不上公主殿下在杨家令心中的地位!”
太平面颊微红,轻2道。
“你这丫头净胡说。”
话虽如此,公主殿下脸上还是露出满意之色。
她旋即道。
“你等会去弄点解渴的茶水过来给那廝送去,別说是本宫的意思。”
“是,殿下。”
红袖恭敬道。
片刻后。
红袖捧著茶具到杨易面前,大眼睛里满是崇拜。
“杨家令喝些茶水解解渴吧。”
杨易微微一笑。
“替我多谢公主殿下。”
红袖眨了眨眸子,有些惊。
“公主殿下不让奴婢说是她的意思,杨家令是怎么知道的”
杨易:
你们主僕二人在旁边嘀嘀咕咕半天,我又不聋。
半个月后。
含州大部分地方都设置了接种牛痘的地方,在公主殿下的命令之下,大部分的官员都亲自出动,將接种牛痘当成日前第一要务。
靠近含州衙门附近的一座府邸。
这里占地面积约莫四五亩地,採用的是大唐建筑的园林式风格,称的上是一座小型园林。
本来是含州刺史的別苑,现在直接贡献出来给公主殿下落脚。
“现在含州接种牛痘的进度快差不多了...
“等到结束我们便前往鲁州、丽州,在六胡州上一两个月时间,便能將六胡州全部都接种完毕。”
“等到六胡州接种成功,便能够將大唐各地的接种牛痘的事情给提上台了。”
旁边的长孙璃月笑吟吟道。
“公主殿下这般可谓是劳心劳力,不如將其余五胡州的官员叫过来学习含州接种牛痘苗的流程,让他们回去自行展开接种牛痘苗的事务,不就成了”
“这样一来,还能省下不少时间。”
公主殿下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冷哼一声。
“不亲自去督促,万一那些官员消极怠工怎么办”
长孙璃月挑了挑眉。
“让其余五胡州各自出一些官员组成监督的钦差,互相轮流前往各州督促。”
“这样不同州的官员平日里未必和睦,现在让他们监督对方,说不定会格外严格。”
太平一时哑然,怒道。
“都是小聪明。”
长孙璃月笑吟吟道。
“能解决事务便可。”
太平面无表情,看向旁边的杨易。
“你说句话,评评理.:
,
长孙璃月也是看向杨易,眸中露出盈盈笑意。
院內的气氛有些凝滯。
杨易却是轻笑道。
“殿下和长孙娘子无非是討论接下来的安排。”
“依照微臣的看法,这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关键的问题..
他侃侃而谈,听得包括红袖在內的三人纷纷点头,说的的確是有些道理。
“那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太平抱胸道。
杨易正色道。
“想要把握住关键的问题,那就得找到问题的关键..:::
太平:“”
她黑白分明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茫然,怎么越听越不明白。
旁边的长孙璃月眉头起,略有些古怪的看著杨易。
这位杨家令是压根不想蹭她跟公主殿下之间的浑水啊。
正当公主殿下再准备提问的时候,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殿下,灵州那边出了点事情...:
来人正是鄂国公尉迟循毓。
因为女儿与太平公主殿下私交甚好,所以这几日尉迟循毓与杨易等人也是颇为熟稔。
太平此时也顾不上跟长孙璃月斗嘴,面色严肃,颇有一番威仪。
“鄂国公,出什么事情了”
尉迟循毓眉头紧。
“殿下,吐蕃名將论钦陵派遣其弟弟赞婆派了十万兵马袭击了灵州,眼瞧著就要到含州了,其真正目的应该就是六胡州。”
眾人一愜。
杨易眉头微微起。
鄂国公口中的这位赞婆是噶尔东赞之子,吐蕃战神论钦陵之弟。
也是噶尔家族的一位大將,虽然才干稍逊论钦陵,但是其战爭经验,军事能力怎么也算得上一流。
他沉吟片刻。
“这赞婆真正的目的莫非是因为听说了六胡州爆发天,所以才带兵过来袭击,想要將朝廷刚刚置下的六胡州搅和的天翻地覆。”
尉迟循毓深深的看了一眼杨易,微微頷首。
“杨家令说的不错。”
“经过吾等军中將领分析,这位吐蕃大將正是这样的打算。”
“我大唐於去年设下六胡州,包括鲁州、丽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六州。”
“含州与灵州毗邻,便於朝廷控制河套等地。”
“不过因六胡州遍地胡人,民风彪悍,哪怕有我大唐军队在此驻扎,依然少不了许多衝突。”
“今年又偶然爆发了天,本就刚刚稳定下来的六胡州,又有些人心惶惶。”
“论钦陵、赞婆选择在这个时机袭击,其心可诛!”
“以吾等將领驻守人心惶惶的六胡州,恐怕不会是吐蕃的对手。”
杨易若有所思。
两军交战打的就是兵力,后勤。
现在六胡州到处爆发天,哪里还有什么后勤。
论钦陵能够挑在这个时候派遣自己的弟弟赞婆过来袭击,不愧是吐蕃的名將,这个时机是挑在大唐的七寸上了。
六胡州有相当一部分是突的降户,还有不断爆发的天,简直是各种buff叠满了。
尉迟循毓不等眾人反应,又朝太平公主殿下行了一礼。
“公主殿下,如今敌军来势汹汹,隨时有可能爆发战爭。”
“微臣请公主殿下撤离含州。”
太平凤眉一燮,下意识看向杨易。
长孙璃月若有所思,看向杨易。
红袖傻乎乎的也是看著杨家令,虽然对战爭一窍不通,但是跟著公主殿下看著杨家令就完事了。
尉迟循毓有些然。
这公主殿下怎么做决定还要看杨易的
杨易迎著眾人的目光,朝太平微微一笑。
“微臣以为,公主殿下无须撤退。”
院子內安静了一瞬。
尉迟循毓眉头紧锁,语气中隱隱带著怒气。
“杨家令,战爭非儿戏。”
“何况,这还是在六胡州,不是大唐。”
“战爭紧迫的时候,谁知道这些突厥人到时候会做些什么”
“公主殿下的安全至关重要。”
杨易正色道。
“好叫鄂国公知晓,有我在此,公主的安全不会有问题。”
“倒是这六胡州乃是二圣於去年所设。”
“所辖之地皆是胡人。”
“倘若公主殿下未战先怯,直接撤离。”
“让那些胡人百姓如何想”
“大唐的將士会为一群胡人死战到底吗”
“民心一旦浮动,那六胡州便不可控制的要走向分裂的结局。”
“六胡州对大唐至关重要,既可安置突厥百姓,又可借六胡州之地,北望北方的游牧民族。”
“此名为六胡州,实则乃是大唐的军事重镇。”
“其重要性不亚於安西四镇。”
“若是六胡州分裂、反叛,那我大唐为平叛付出的那些大唐將士性命岂不是白费了”
“所以公主殿下决不能退,不仅不能退,还必须要镇守含州,与全城百姓及大唐將土同生共死!”
院子內一片安静。
红袖似懂非懂的瞪著大眼睛,眸中满是崇拜。
太平面无表情。
长孙璃月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杨易,又笑吟吟的看著公主殿下,惹得公主殿下瞪了她一眼。
尉迟循毓眸中露出复杂之色。
“杨家令,我也知道六胡州的重要性,但是吾等驻扎六胡州的军队,虽然驍勇善战,
但是赞婆十万军队,不是我大唐军队能够抵抗的。”
“公主殿下留在此地只会徒增危险。”
“六胡州当守则守,若是守不了,吾等也自当在此地为大唐尽忠。”
他隨即看向太平,严肃道。
“公主殿下,微臣请您立刻.....
太平微微摇头。
那廝说她不退,那她就不退!
“本宫哪也不去,就在此地为將士们鼓劲。”
一边的长孙璃月收起笑意,目光认真的看向这位公主殿下。
杨易嘴角微微翘起,眸中满是欣慰。
大概找回了一丝前世看学生考一百分的感觉了。
蔚迟循毓铜铃般的眸子里面是聘然,
他本以为已经给这位公主殿下讲述了此战的危险性,却没想到这位公主殿下竟如此固执。
他咬牙道。
“公主殿下.:
太平微微一笑,珠圆玉润的俏脸此时带著一丝以往不曾有过的威严和睿智。
“鄂国公等將在此为大唐尽忠,竟叫本宫先行撤离么”
“本宫姓的是李氏的李,怎可在此丟下诸多將领逃离”
“当年太宗皇帝洛阳之战,征討王世充。”
“太宗皇帝常常带著少量骑兵侦察敌情,其中一次被人发现,与王世充的部队交战,
敌人数十倍,乃至数百倍於太宗皇帝,眾手下纷纷劝诫太宗皇帝先撤,鄂国公可知太宗皇帝如何决议”
鄂国公闻言然,深深的看了一眼太平。
他如何能不知道公主殿下的意思
他沉默了一会,缓缓道。
“太宗皇帝让眾將先走,他为眾將断后。”
太平抚掌而笑,黑白分明的凤眸里满是凛然。
“既如此,本宫如何会退”
尉迟循毓深深的嘆了一口气,心中反倒是对这位公主殿下升起了几丝敬佩。
当下他也不再多言,只是微微一礼,退了下去。
待到尉迟循毓离开...
院內颇为平静。
长孙璃月轻笑道。
“公主殿下好胆魄。”
“六胡州驻扎兵马加起来不到十万,光是含州就更只有两三万人。”
“再加上此时天未除,人心惶惶。”
“此时开战,对战吐蕃,十有八九是要败的。”
她並非是取笑,而是真心实意的佩服。
虽然这位公主殿下在她眼里没有她聪明,但是这股胆气,却不是一般女子能有的。
她也大概隱隱能够明白为何杨易对这位公主殿下颇为喜爱了。
虽骄傲却不骄纵,跋扈却有胆识。
太平轻哼一声,淡淡道。
“本宫当然知道。”
“所以,明日,你跟红袖返回长安。”
“啊”红袖愣然,她连忙道:“公主殿下,奴婢还要在这伺候您呢。”
长孙璃月笑吟吟道。
“我也不回。”
太平恼怒的瞪了她一眼。
“你们留在这里,有什么用”
长孙璃月唇角勾起,笑吟吟道。
“值此危难时刻,若是璃月跑了,以后岂不是再难走进杨郎的心里”
“公主殿下把璃月赶走,岂不是要和杨郎在此地双宿双棲”
“危难之时,同舟共济,正是大涨感情的好时候....
疯子!
太平π皮跳了跳。
都这时候了,这疯女人想的居然是这茬。
真是疯了。
她深深的吸了口气,按捺住內心烦躁的情绪,看伶一直微笑不语的杨易。
“本宫没让你失望么。”
话音落下,她就后悔了。
堂堂公主殿下怎么还要一个家令来评判失望不失望呢
这听起来倒不像是跟自己的属官应该说的话,倒像是跟父辈,或是崇拜的人才能说出来的。
杨易眨了眨眸子,嘴角吩著笑意,温柔道。
“当然没有。”
“公主殿下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