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100(1 / 2)

第100章100

萧鸿羲已死,朝廷撤回通缉令的消息传到池州府,乔钰正带着府衙官员视察石灰厂。

近几个月来,大庆山铁矿和大庆村拍花子占据了乔钰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九月末,第一批被拐卖到外地的女子孩童被护送回池州府。

其中一部分因为过往的遭遇不被家人接纳,乔钰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他们安置在养育堂。

有些孩子年纪小,乔钰不放心,下值后让于福绕一段路,去养育堂看望他们。

养育堂的管事说,孩子们初来乍到,很没有安全感,夜里常常躲在被子里哭。

乔钰就带他们做游戏,老鹰捉小鸡,跳格子,小孩儿爱玩的游戏信手拈来。

渐渐的,孩子们一扫不安胆怯,养育堂洋溢着欢声笑语,乔钰才准备离开。

临走前,乔钰被一名女子叫住。

“大人,听闻石灰厂招收女工,不知民女能否一试?”

女子两日前从保定府回来,不好意思在养育堂白吃白喝,从同住养育堂的前辈口中得知石灰厂招收女工的事儿,就起了心思。

今日乔钰过来,见他没有官架子,与孩子们闹作一团,女子信了旁人对知府大人的赞誉,便鼓起勇气问了。

“石灰厂目前人手充足,不打算再招工。”女子眼神黯淡下来,乔钰话锋一转,“不过你可以等一等,年后应该会有第八次招工。”

女子欣喜若狂,福了福身:“多谢大人。”

乔钰离开养育堂,坐在车厢里,后知后觉意识到他已经许久没去石灰厂了。

“明日得闲,正好过去瞧瞧。”

这一瞧,就瞧出问题来了。

五名由池州府商贾举荐的管事贪墨受贿,监守自盗。

不仅收了石灰厂某些工人的银子,破例将他们提为小管事,还盗卖水泥、石砖,借此牟取数万两白银。

石灰厂正式开张之前,乔钰代表官府和大小管事、工人签订过协议。

这些人的行为违背了协议中的条例,乔钰完全有理由处置他们。

乔钰看向石灰厂总管事:“你去,通知他们的主子过来一趟。”

总管事便让人过去。

乔钰:“你亲自去。”

总管事愣了下,意识到知府大人是在敲打他,后背冷汗涔涔,语气艰涩地应:“是,下官这就去。”

各家通知到位,五名商贾马不停蹄地赶到石灰厂。

乔钰将账簿丢到他们面前,“啪”一声脆响,后者不受控制地缩了脖子。

“自石灰厂开办以来,本官从未克扣过你们一个铜板的红利,还给你们参与管理的权利,你们就是这样报答本官的?”

“贪墨受贿,盗卖水泥、石砖,若是本官不曾发现,下一步是不是要将石灰厂各种材料的制作方法也泄露出去?t”

“是了,诸位身价阔绰,不缺那十万两罚银,更不会有牢狱之灾,一个替罪羊便可日进斗金,何乐而不为?”

五名商贾脸色大变,下饺子似的,扑通扑通跪了一地。

“大人明鉴,草民从未有过这种心思啊!”

“草民不知张峰的所作所为,否则定不会让他继续在石灰厂做这个管事。”

“大人息怒,孙方有错在先,您怎么罚他,草民都绝无二话。”

乔钰转眸,犯事者俯伏在地,抖如糠筛,初冬时节汗水竟洇湿了衣裳。

“既然如此,便处以双倍罚银,徒十年。”

犯事者猛地擡头,脸色煞白。

“除此之外,贿赂他们成为小管事的几人,一律罢免职务,永不录用。”

几个小管事悬着的心终于死了,磕头如捣蒜,请知府大人网开一面,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可即便他们磕破脑袋,也还是无法改变他们的结局。

大小管事被拉下去,乔钰又敲打几句才离开。

一招杀鸡儆猴,敲山震虎,使得石灰厂里鸦雀无声。

总管事擦去额头上的汗珠,趁热打铁,警告管事和工人们老老实实做事,莫要做那自寻死路的事情,这才让他们散去,各做各的活计。

......

乔钰从厂房出来,随行的高同知等人疾言厉色。

“虽说水至清则无鱼,但是有协议在先,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属实可恶至极。”

“贪心不足蛇吞象,自掘坟墓。”

“对了大人,听说朝廷通缉要犯萧鸿羲在逃亡过程中坠崖而亡,朝廷已经撤回了对他的通缉。”

乔钰眉梢微挑:“竟有此事?本官倒是不曾听闻。”

王通判颔首:“确有此事,只是消息还未传到池州府,下官之所以知晓,是与青州府友人互通书信,从信中得知。”

“原来如此。”乔钰翻身上马,漫不经心地叹道,“萧大公子出身尊贵,可惜跟错主子,误了一生。”

乔钰一抖缰绳,骏马飞驰出去。

王通判愣在原地,看向左右:“知府大人居然是这个反应?”

高同知翻了个白眼:“难道你希望知府大人拍手相庆?”

林同知捋须道:“那罪犯萧鸿羲早年背靠萧氏,煜王也对其倚重有加,彼时他能压知府大人一头,然而风水轮流转,知府大人走到今日的高度,和萧鸿羲已有天渊之差,他死或不死,对知府大人都没什么影响。”

曲通判深以为然,唏嘘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譬如徐氏,譬如萧氏。

又譬如先后死去的煜王和萧鸿羲。

高同知感慨:“不骄不躁,居安思危,方能行稳致远呐。”

林同知深表赞同:“你我都要向知府大人学习才是。”

众人直呼“林大人所言极是”,策马去追知府大人。

......

乔钰先同僚一步回到府衙,提前半个时辰处理完公务,手捧清茶,立在窗前欣赏被夕阳染成红色的天空。

他想到王通判的话,指腹摩挲茶杯,眼里若有所思。

这时,林同知过来,汇报打拐行动的进度。

“截至目前,已有一百二十六人回到池州府,五十八人入住养育堂。”林同知将一份名单放到桌上,推到乔钰面前,“这上面是身死异乡的,共计一百七十六人。”

乔钰一目十行,女子孩童都有,后面还标注了死因。

乔钰没看死因,只道:“抚恤银尽快发下去。”

林同知接回名单:“是,下官明日就安排。”

“咚——”

下值时间到了。

乔钰起身,不忘叮嘱:“再给养育堂那边拨一笔银子。”

按照这个趋势,不为家人所接纳的只会越来越多。

林同知恭声应是。

乔钰回到乔府,叫来秦永:“你去青州府,查证萧鸿羲坠崖而亡一事是否属实。”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萧鸿羲是男主,乔钰不信他就这么潦草地坠崖而亡。

秦永不疑有他,连夜动身前往青州府。

乔钰又叫来秦进,将上了锁的木匣子交给他:“梁大哥的长子生辰快要到了,你给他送去。”

梁大哥,梁佑,公子在凤阳府的友人。

秦进接过木匣子,也去办了。

......

秦永一个往返,于十一月中旬回到池州府。

这天下午,府城下了场大雨,直到下值时间也没停。

乔钰冒着雨回到乔府,于祥接过油纸伞的同时递上巾帕,边擦头发边往三进院去。

“公子,秦大哥回来了。”

秦大哥,秦永。

二哥则是秦进。

乔钰回屋换下溅上泥水的官袍,刚系好腰带,秦永就来了。

“公子,属下多方查证,官府从断崖底下找到的尸体确实是萧鸿羲。”

“尸体虽被野兽啃食过,但是死者右手有胎记,头皮和右腿有疤痕。”

头皮是乔钰给他剃光头时留下的。

右腿则是当年院试,被青龙帮的人打断,断骨刺破皮肤留下的。

乔钰轻唔,眸光流转,是锐利的冷静:“再查。”

有时候,尸体并不能证明什么。

秦永微怔,应声退下。

乔钰独自用饭,练几张大字,看几页闲书,伴着淅沥雨声睡去。

-

却说秦进奉乔钰之命,前往凤阳府送礼。

将木匣子送到指定地点,待秦进离开,又由专人秘密送往京城,送入东宫。

这天夜里,商承策处理完政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东宫。

杜公公迎上来:“殿下,凤阳府有东西送来,奴才给您放到书房了。”

凤阳府?

那一定是钰弟了。

因政务的繁杂琐碎和兴平帝的防备而起的烦闷霎那间散去大半,商承策眉目舒展,嘴角也跟着上扬。

快步来到书房,入目是一方木匣。

商承策边开锁边同杜公公说:“眼下不年不节,多半是为元宝准备的生辰礼物。”

杜公公笑着应,一脸好奇:“不知这次乔公子又给小皇孙准备什么生辰礼物,一定是好东西,奴才这心里跟猫挠似的,期待极了。”

“孤也很期待。”

打开木匣子,最上面是一封书信,

商承策展开信纸,逐字逐句地浏览,又拿起孩童巴掌大小的木牌。

木牌上以标准的楷体刻着“鸟”字,文字旁还刻着一只鸟,羽毛蓬松,胸脯滚圆,似在扬喙鸣叫。

栩栩如生,生动而又颇具趣味。

商承策一手信纸,一手木牌,笑道:“钰弟称它为识字卡片,倒是贴切。”

杜公公在宫里三十余年,还从未见过类似的卡片,觉着很是新颖:“乔公子可真是贴心,料到小皇孙即将启蒙,便特意送来这识字卡片。”

商承策取出所有的识字卡片,细细摩挲打磨得非常光滑的木牌,口吻笃定:“这是钰弟亲手制作。”

杜公公一惊。

目测识字卡片有一二百张,居然是乔公子亲手所制?

杜公公克制看向木牌,刻痕流畅优美,不知要花多少心思。

乔公子身为一府长官,公务繁忙,还能于百忙之中抽出空,为小皇孙制作识字卡片,十分难能可贵。

思及此,杜公公轻声唏嘘:“乔公子真是费心了。”

商承策不置可否,将识字卡片整理好,堆放在书桌上。

正欲用晚膳,内侍进来禀报:“殿下,太子妃求见。”

杜公公暗觑,眼睁睁看着太子殿/>

作为奴才,有些话说不得,说了就是逾矩,是以下犯上。

但是在杜公公心里,太子妃委实越来越不像话了。

八月里,煜王起兵谋逆,徐后被废,徐氏在朝为官的族人也惨遭革职。

太子妃不顾东宫规矩,多次将太子殿下拦在半道,恳请太子殿下向陛下求情,对徐氏网开一面。

太子殿下好言相告,谋逆是大罪,徐氏身为煜王外家,难免受到牵连。

甚至连出身徐氏的太子妃,若非她诞下皇长孙,怕是也要退位让贤。

太子殿下说得很清楚,偏生太子妃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言行越发疯魔,使得太子殿下见了她不得不绕道而行。

没记错的话,这是太子妃第三十八次深夜求见了。

杜公公心中腹诽,试探问询:“殿下?”

商承策长叹一口气,擡手捏了捏眉心:“就说孤已经歇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