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053(1 / 2)

第053章053

“此次比试的获胜者是——”

“乔钰!”

县令大人话音落下,大家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

“我就知道,乔钰肯定又是第一!”

“每次都第一,乔钰他是一点不给人活路啊!”

“半个时辰我只做出十二道题,还不敢保证正确性,乔钰二十道题全对也就罢了,竟然还有时间琢磨第二种解题思路?”

“啊啊啊啊乔钰他还是不是人?!”

“太不可思议了,但是结合乔钰这十多年来的人生经历,我又觉得他再厉害都是理所当然。”

“......”

县令大人唱名时,孟元嘉正缠着乔钰,让他在纸上写答案。

听见“乔钰”二字,孟元嘉突然兴奋,拿胳膊肘怼乔钰:“乔钰乔钰,你得了第一名!”

夏青榕目不转睛地看着乔钰,眼里挂着明晃晃的求知欲。

乔钰在一片议论声中淡定回望,须臾后无奈道:“知道了,回头告诉你解题思路。”

夏青榕神情雀跃:“就这么说定了!”

上首,县令大人在乌泱泱的读书人中寻找到乔钰的身影:“乔钰,你上前来。”

“是。”乔钰起身,走到县令大人面前,“学生见过大人。”

县令大人满面笑容,他十分惜才,自然赏识乔钰这位年方十四的秀才郎。

现今乔钰站在自己面前,觉得他哪哪都好,挑不出一丝半毫的缺点。

这样的少年英才,可不正是良婿的最佳人选!

可惜他家中并无适龄女子,否则怎么也得争取一番。

县令大人将此次文会获胜者的奖励——出自国子监黄祭酒的科举辅导书,以及一方砚台交予乔钰,又出言勉励几句。

乔钰全程不卑不亢,县令大人眼中的欣赏更甚。

末了,乔钰道出自己的诉求:“大人可否将答题纸归还学生?学生想再钻研一二。”

县令大人爽快同意了,转头看向不远处的教谕,后者会意,将答题纸交到乔钰手中。

乔钰双手接过:“多谢教谕。”

“乔秀才无需言谢。”教谕觑了眼县令大人,鼓起勇气问,“乔秀才,方才我看了你的解题思路,有几处不解,可否为我解答一番?”

乔钰欣然应允:“当然可以。”

县令大人对乔钰和县学教谕亲近这件事乐见其成,笑着挥了挥手,让他们去一旁探讨。

不仅这位苏教谕,余下的几位教谕也都不请自来,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求知的渴望。

乔钰:“......”

压迫感突然就来了。

乔钰清了下嗓子,将答题纸铺开在桌上:“不知苏教谕哪道题存有疑问?”

苏教谕指向第五道算术题:“这道题乔秀才你写了三种解题思路,我只看明白两种,第二种不太懂。”

乔钰回忆了下原题内t容,缓声道来:“一只鸡五十文......”

教谕们听得专注,附近的读书人亦然。

略远些的人见状,自发安静下来,支起耳朵听乔钰讲题。

乔钰似有所觉,贴心地擡高嗓音。

孟元嘉提笔在纸上修改,同夏青榕耳语:“以前没看出来,乔钰这般真有几分先生授课时的架势。”

夏青榕没好气地看了眼一心二用的好友:“耳濡目染罢了。”

“或许吧。”孟元嘉咕哝。

反正乔钰很厉害就是了,他对乔钰佩服得五体投地。

孟元嘉想,希望有朝一日,他也能成为像乔钰这样厉害的人。

前提是,他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乔钰花了半个时辰为几位教谕答疑解惑,顺便也给参与比试的读书人上了一课。

“还有疑问吗?”

“没有了,多谢乔秀才。”苏教谕为乔钰倒一杯茶,送到他手边,“乔秀才辛苦了,快喝口茶润润嗓子。”

说了半个时辰,乔钰确实嗓子快要冒烟了。

“多谢。”乔钰接过茶杯,浅酌一口。

旁观全程的县令大人看着教谕们眼中满满的信服,心思一动:“陛下在乡试中添加算术题,难保童生试及院试不会有,不知乔秀才可否留在县城几日,为县学的学生上几节算术课?”

乔钰险些被水呛着,面露讶然:“县学应当有专门教授算术的教谕?”

苏教谕笑了声:“乔秀才有所不知,县学还真没有。”

乔钰:“......”

自古以来,科举只考如何赋诗写文,从未有过考察算术题的先例。

因为不重视,或许有人将算术看作一门爱好,却鲜少有人视其为重点科目。

入县学教授算术,亦是在他的人生履历中添上光辉一笔。

乔钰沉吟片刻,在一众艳羡的目光中应下:“既然如此,学生便却之不恭了。”

县令大人和教谕们同时笑了。

当天,乔钰就留在了县城,没有回清水镇。

送别好友时,孟元嘉问:“那你什么时候回去?”

乔钰想了想:“二月中旬。”

夏青榕正色道:“你一人在县城,记得照顾好自己。”

“我又不是三岁娃娃。”乔钰腹诽,将答题纸交出去,“你们俩八股文已经写得很好了,接下来应该重点放在算术上,但也不能顾此失彼。”

“知道了。”

“先生十分擅长算术,我若有不会的,只管问他便是。”

如此,乔钰便放心了。

目送两人登上马车,扬长而去,这才孤身原路返回。

县令大人亲自为他安排了住处,就在县衙的后堂。

何景山在任时,乔钰光顾此处不下数十次,但在新县令面前,还是得佯装初次到来。

“你初来乍到,住两日熟悉了就好。”县令大人态度宽和,“你好生休息,本官就不打扰你了。”

乔钰拱手相送,趁天色还早,将算术课上将要的教授内容整理了一遍,然后练习一篇策论并几道算术题,便洗漱歇下了。

翌日,乔钰出发前往县学。

县学共有三个童生班,担心乔钰应付不过来,苏教谕特地将所有童生集中在一间课室。

乔钰每天只需上一节课,长达一个时辰,其余时间可自行安排。

临时教谕的工作钱多事少,乔钰对此十分满意。

乔钰走进课室,于讲桌后站定:“接下来的半个月里,由我教授诸位算术,请多多指教。”

童生们用好奇的目光打量乔钰。

“我知道你是谁,你是乔钰。”

“没错,你就是那个特别出名的乔秀才。”

“苏教谕说了,你算术特别厉害,我很喜欢算术,若遇到不会解的算术题,我可以问你吗?”

乔钰颔首:“当然可以。”

童生们集体欢呼。

乔钰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也发自内心地笑了。

他想,接下来半个月应该很有趣。

课室外,苏教谕等人听见欢呼声,捋着胡须欣慰点头。

-

宛宁县,乔钰与县学的童生们和谐相处,度过了一段很愉快的时光。

千里之外的京城,萧鸿羲正在为八月的乡试发愁。

萧鸿羲一早就得知兴平帝有意在乡试中添加算术题的消息,即便他不擅长算术,只要有211在,同样可以答出完美的答案。

前提是他可以参加乡试。

两年前的院试,萧鸿羲因隐瞒伤势参加科举而颜面尽失,至今还有国子监的世家子弟在背后嘲笑他不自量力。

自那以后,萧鸿羲不是没想过戴罪立功,让兴平帝法外开恩,抹去他“五年不得科举”的惩罚。

他为此做过很多努力,但无一都失败了。

纵使在农忙期间,先钦天监的官员一步“预测”出京郊将有暴雨,避免家住京郊的百姓遭受重大损失,兴平帝也只让钱公公给他送了赏赐,同时将萧驰海提拔为吏部五品郎中,绝口不提免除惩罚一事,仿佛对这件事一无所知。

随着乡试将考算术的消息传开,京城弥漫着浓郁的学习氛围,随处可见捧着算术书钻研的秀才。

萧鸿羲看在眼里,心中越发焦躁不安。

这天夜里,仙人再次出现在他梦中。

相识五年,仙人依旧是鹤发童颜,一袭白衣仙风道骨的模样。

萧鸿羲暗叹,不愧是仙人。

“仙人,我该怎么办?”

“我知道这次没办法和乔钰一起参加乡试,但我不想错过明年的院试。”

“以乔钰的资质和能力,给他五年时间,怕是早已入朝为官,站稳脚跟了。”

“仙人,我不甘心。”

这一年多以来,商承胤越发倚重萧鸿羲,连带着宣平伯府在京中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受人追捧之余,五年禁止科举一直是萧鸿羲最大的心结。

萧鸿羲怨恨学政大人给予他这一惩罚,却又无能为力。

“仙人,请您助我。”

仙人捋须,片刻后出声道:“你可知道秦觉?”

“秦觉?”萧鸿羲愣了下,“可是前朝时期闻名遐迩,大商建立后隐居山中,陛下三顾茅庐都没能成功请他出仕的秦大儒?”

仙人点头:“不错,正是他。”

萧鸿羲不明所以:“您为何提及秦大儒,可是他......”

仙人撚动手指:“方才本座掐指一算,发现将来秦觉会应乔钰之邀出仕。兴平帝龙颜大悦,不仅让秦觉出任二品大员,还让乔钰官升三级,一跃成为吏部侍郎。”

官升三级?

吏部侍郎?

萧鸿羲满心嫉妒,乔钰的命可真好啊。

寻常官员十年都不见得升官,萧驰海勤勤恳恳努力三年,前阵子得以升任五品郎中,还是借了萧鸿羲的光。

乔钰竟一次连跳三级,成了吏部位居第二的侍郎!

萧鸿羲深呼吸,咬紧牙关:“仙人的意思是,让我去请秦大儒出仕?”

仙人颔首:“没错。”

萧鸿羲迟疑了一瞬:“据说秦大儒的脾气比茅坑里的石头还臭,万一......”

“你别无他法,你只能这么做。”仙人沉声道,“你之前做了那么多努力,全都付诸东流,有乔钰的前车之鉴,这是最快、最稳妥的办法。”

乔钰可以做到的事,他萧鸿羲肯定可以做到。

萧鸿羲深吸一口气,恭敬作揖:“多谢仙人指点迷津,我明日一早便出发,前往凤阳府。”

“等等。”仙人忽然想到什么,“记得将此事告知商承胤。”

请秦觉出仕的同时,让商承胤更信重萧鸿羲。

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萧鸿羲从梦中醒来,怔怔看着床帐许久,忽然呼唤211。

[宿主,您有什么吩咐?]

萧鸿羲斟酌片刻:“帮我写五篇文章,以洒脱豪放为主。”

他顿了顿,又道:“还有五首诗,同样的风格。”

[好的,宿主请稍等。]

不消多时,萧鸿羲手里多了文章、诗作各五篇。

“能否成事,就靠它们了。”

萧鸿羲曾经拜读过秦觉的文章,以豪放洒脱为主。

只要投其所好,秦觉定会同意出仕。

......

天亮后,萧鸿羲找到商承胤,将自己的打算告知对方。

商承胤大喜:“鸿羲,你不愧是本皇子最信任的挚友!”

话虽如此,可萧鸿羲永远记得,祭天大典出事后,这位二皇子是如何对他拳打脚踢。

但无妨,为了权力,为了赢过乔钰,忍辱负重又算什么?

萧鸿羲不骄不躁,温顺笑着:“殿下,时间不等人,咱们还需尽快出发。”

商承胤和萧鸿羲日夜兼程,于次日抵达凤阳府的凤阳山。

正月里,寒风凛冽。

两人爬了一个时辰的山,总算抵达山顶,看到秦大儒居住的竹屋。

商承胤喘着粗气,扶着膝盖缓了许久,才挥退搀扶的内侍,端着皇子龙孙的架子上前。

竹屋四周有竹林环绕,一片清幽t雅致。

商承胤环顾四周,不见年过五旬的秦觉的身影,只看到一人穿着粗布衣裳,背对着他蹲在菜地里,似在侍弄着什么。

商承胤先入为主,认为此人是秦觉的仆从,语气中带出几分颐指气使:“喂,你家主人可在?就说二皇子商承胤求见。”

那人侍弄蔬菜的手一顿,放下烂菜叶,转过头来,语气难掩惊讶:“二弟?”

......二弟?

二弟?!

商承胤看清穿着粗布衣裳的青年男子的面孔,瞳孔骤缩:“商承策?怎么是你?!”

商承策不着痕迹看了眼半掩的竹门,疑惑不解:“为何不能是我?”

商承胤鼻孔翕张,显然愤怒到了极点,冷声质问:“你怎么从京城跑到凤阳府来了?又为何穿成这副模样在秦大儒的住处?商承策,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商承策轻笑:“二弟可还记得去年四月,为兄奉父皇之命前来凤阳府查案?彼时为兄身受重伤,被秦先生所救,几个月以来只要有时间,为兄就会来到此地,为秦先生侍弄瓜果蔬菜,以报答救命之恩。”

正说着,“吱呀”开门声响起。

身着青色长袍的秦觉推门而出,好似没有注意到商承胤和萧鸿羲,向商承策眼神示意:“愣着作甚?该上路了。”

商承胤注意到秦觉肩头的包袱,心底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你们要去哪?”

秦觉不予理会,径直向山下走去。

“就在昨日,秦先生决定出仕。”商承策掸去衣袖上的泥沙,“我们这是要往京城去呢。”

商承胤目眦欲裂,低吼道:“商承策,你非要跟我抢是不是?”

商承策一脸无辜:“二弟何出此言?我与先生相识数月之久,可方才先生与你擦肩而过,他都不曾看你一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