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秦今朝进来,才将新配好的老花镜摘下,换上近视眼镜。一直听人说得了近视就不得老花,等自己老花眼了才知道,近视眼和老花眼是可以并存的。他便在两幅眼镜之间不停切换。
秦今朝看着他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还有心得体会,不由得笑了起来,说:“沈厂长,您已经把《宪法》研究透了。”
沈岳良笑,说:“稍有研究,比不上专家。不过,看这趋势,以后啊,越来越讲法治,公检法的工作也逐步恢复,走向正轨,咱们厂有必要设立法务部。”
秦今朝:“我同意,明年咱们可以招几名法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进厂。”
两人聊了两句法律上的事儿,秦今朝便将拿过来的资料递给沈岳良,说:“双氧水厂的前期调研工作基本完成,得出的结论和我们之前设想的基本相同。投产4千万吨双氧水厂,需要300万元的投入,预计三年即可实现盈利。”
沈岳良又戴上老花镜,一一细看。
其实,这个项目小组的工作进展,秦今朝都持续地向沈岳良一一汇报,报告里面的很多内容,他都已经提前了解过了,所以看得很快。
不一会儿,他摘下老花镜,换上近视眼镜,看清了秦今朝的脸,问:“还是打算跟银行借贷款?”
秦今朝点点头。
沈岳良叹口气,说:“你做双氧水厂,我是支持的,只是,让海州厂一下子背上两百万的债务,每个月还要负担那么高的利息,三年之后能盈利,还清贷款还好,可是万一呢?成了,全海州厂职工跟着受益,可万一不成,都是你一个人责任,秦今朝同志,你要慎重再慎重啊!”
沈岳良活了一辈子,连跟人借钱的时候都少,有时候身上实在没带钱,又紧急用钱的时候,迫不得已,会开口跟别人借,可从这一刻起,身上就跟背上了一个沉重包袱似的,时刻想着得还人家钱,走路记着,吃饭记得,睡觉也记得,恨不能把还钱两个字写在自己手背上。
等回了家,第一时间把要还的钱放进口袋里,等终于把钱还上了,才会长t呼一口气,觉得浑身都轻松了。
他自己借别人几块几十块都如此难受,别说一下子就要背上2百万的债务了。所以,一听见秦今朝跟他说这个想法时,他想都没想,就坚决拒绝。借钱过日子,这就不叫个事儿!再说,海州厂如今日子过得风风火火,干嘛非要给自己找不痛快,要实在想开办化工厂,那就攒攒钱,三年五年的总能搞得成!
海州厂目前有两条固定的财路,一是双轨制的收益,二是和机械二厂合作项目的分红。和机械二厂的合作一直在持续进行,除了早期的废水利用装置,现在的一段炉烧嘴改造项目,还有其他的小型改造项目,一直都在盈利之中,每月固定几万块的分红,一年下来也有几十万。
这样攒个几年,就能把投入双氧水厂的资金攒出来了,到时候再开干不行吗?
说白了,沈岳良支持秦今朝开办双氧水厂,认可他的分析判断和规划,只是不支持他用借贷的方式办厂。
对于沈厂长这样的态度,秦今朝早有预料。沈厂长本就是个趋于保守的人,海州厂目前又处于最好时期,不愿意冒险是人之常情,但他知道怎么去说服他。
首先,需得为海州厂的将来考虑,居安思危。虽然目前的海州厂是处于最好的时候,每月不光能把国家计划指标的化肥生产出来,还能按照市场价生产一大批化肥,丰富自己的“小金库”,但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待豫东油田自己的大化肥项目建立起来,生产原料便不再充足了,能否完成国家的生产计划,还难说。
虽然,自从听说豫东油田要建立自己的大化肥项目开始,海州厂就一直在寻找新的天然气供应,可我国本就是贫油国家,再寻找一家可以大批量提供天然气的油田,且本省没有用气大户的,谈何容易?只能东家进一些,西家进一些,无形之中,运输成本就增加不少。况且石油天然气的存储量有限,万一采完了呢?
秦今朝不可能一辈子都在海州厂当厂长,也许在他的任期之内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是他走了之后呢?他不可能拍屁股走人,不管海州厂以后的发展。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理一家工厂就和培养人才一样,要从长远计。他秦今朝过来海州厂走一遭,总要给海州厂留下些财富。
关于未来政策、大环境的改变,海州厂即将面临的困境,该怎么样走出困境,确保海州厂的长久的生存乃至于发展,秦今朝跟沈岳良讨论过无数次。这些话,都是已经重复过许多许多次的了。沈岳良恐怕都已经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秦今朝重点说的是第二个理由,就是风险由他秦今朝一力承担。
“如果真的出现问题,我一个人承担,沈厂长,你知道,我有这个能力。”
这样的话一出口,沈岳良就是有再多劝阻的话也说不出来。
秦今朝愿意为了海州厂的将来承担风险和责任,他这个厂长还能说什么?况且,当初他承诺过,会一直支持他,总不能反而去扯他的后腿。
他只能同意了,这会儿再问一次,是做最后的确认。
秦今朝听了他的话,笑了下,说:“放心吧,沈厂长,我已经考虑得很清楚。”
沈岳良点点头,说:“那好,我会尽快召开厂长办公会和党委办公会,我会在会上投赞成票,至于其他人同不同意,我就不好决定了。”
秦今朝点点头,说了声:“谢谢厂长支持。”
接下来的几天里,秦今朝陆续通过找了一些人谈话,厂长、党委合并的办公会上,全票通过了贷款开办双氧水厂的决议。
这几天,秦今朝的动向,沈岳良有所耳闻,虽然决定支持秦今朝,虽然秦今朝也说了有风险他一力承担,虽然他相信秦今朝的能力,也知道他这人言出必行,但心里头还是沉甸甸的,吃不好,睡不好。
一睁眼就想到,会有二百万的沉重债务压在海州厂的头顶上,简直比焦心孩子成绩不好,可能考不上心仪的大学还要难受。
私心里,他是希望秦今朝争取不到大多数人支持的,却没想到,他将所有人都说服了。
要知道,这可是关系到海州厂每个人的个人利益的,贷款200万,在将厂里积攒的100万资金投入进去,就意味着,一段时间内,海州厂职工的福利待遇没有以前那么好了。这些钱本可以用福利和奖金的形式发放给职工们的。
沈岳良感慨着秦今朝的能力还有执着,同时也很欣慰。不管厂里这些领导干部们是怎样被秦今朝说服的,但能同意修建双氧水厂,同意贷款,就说明他们没有只局限于眼前利益,还是有长远目光的,有这群人一起努力,有秦今朝把握大方向,保驾护航,做坚强后盾,双氧水厂一定会向大化厂一般,迅速发展,成为行业标杆和领头羊!
下班时,颜丹霞一看见意气风发的秦今朝,就知道这事儿成了,不由得笑了起来,秦今朝也朝着她笑,两人默契地没有说话,并排骑着自行车,回了家,关上院门,进了屋子,颜丹霞才开口问,“成了?”
秦今朝笑:“成了!”
颜丹霞:“恭喜你!”
秦今朝:“同喜同喜!”
不管是开办双氧水厂,还是跟银行借贷款的计划,颜丹霞都是第一个知道的。
不管是哪个想法,颜丹霞都非常支持,她从来没想过干不成或者干不好。
从个人情感上来讲,她非常信任秦今朝,相信她一定可以做好。
从客观角度来说,他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了一个行业,知道行业目前现状,确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知道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工厂需要经历些什么,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在如此全方位的规划之下,怎么会可能干不好?
他将跟沈厂长承诺的,如果出现问题,由他全部承担责任的事儿跟颜丹霞说了,问她:“到时候我大概会引咎辞职,背上个挥霍集体资产的骂名,你怕不怕?”
颜丹霞:“这有什么可怕的,无愧无心就好了,别人说什么就当耳旁风!”
她想了想,忽然笑了,说:“万一你要是因此辞职,咱们就去干个体,报纸上不是说了吗,粤省那边私营、个体经济发达,咱们可以到那边开个修理铺,我负责修理电器,你就负责往家里拉客人,管后勤,我相信凭着咱俩得能力,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秦今朝笑得不行,盘亘在心中的压力、不安,忽地就烟消云散。
他虽然自信,虽然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毕竟是如此重要的大事儿,他的内心并没有像他面上表现来的那样平和、淡定,但自家妻子轻描淡写的话语,无所谓的态度感染了他。
心中忽然就踏实无比,不在患得患失,内心和表面达成一致。
为了庆祝成功踏出得这步,夫妻两个晚上吃了丰富的一餐饭,吃得撑了,又在床上运动到深夜才累极睡去。
接下来,秦今朝就开始忙碌着建厂的各项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