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裕(1 / 2)

洛杉矶夜不眠 widow 1186 字 3个月前

谢裕

过完二十岁生日后,觉得自己应该找点正事做了。

并不是父母在催促她,也不是家庭突变需要她撑起一片天。

事实完全相反,她的父母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母亲依旧在她的行业稳坐皇位,她的公司依旧在市场上独霸一方。父亲虽然对事业不大热情,但他想做的事情总能做好。

年逾四十还春风得意的父母给她的二十岁准备了过分豪华的礼物,豪华到谢裕要花费一些时间来签收它。

收到礼物后谢裕陷入了短暂的迷茫期,她在思索自己在二十岁这样一个不早不晚的年龄,是不是要做出些成绩来呢?

她妈妈在二十岁时已经初次涉及她热爱的行业了,而谢裕二十岁连她未来会从事哪行哪业都一无所知。

“你妈妈在二十岁的时候也什么都不知道呢,她甚至因为去内地上学和朋友大吵一架,你有什么好着急的?”舅舅面对着手里的牌斟酌一番,谨慎地打出牌面。

谢裕随手挑了两张牌扔出去,“可是妈妈在我这个年龄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我还什么都不知道。”

“你妈妈那类人是比较幸运的一类人,他们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谢黎摊开牌面,“更多是我和你爸爸这种,都到四十多岁了也没个人生志向。”

“啊?”谢裕扔掉手里的扑克牌,沮丧道:“我才不要这样,四十多岁都没有想做的事情,多讨厌啊。”

谢黎顺手洗牌,“你才二十岁,还那么年轻,没有想做的事就去试试好了,你爸妈会支持你,即使错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在二十岁时确立人生志向并不简单,于是谢裕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来协助自己。

她花了很多时间向外围的世界探索,身体走得越远,对于心灵的探索就越清晰。

她在地球最边缘的极地观赏与世俗迥异的景色,在呼啸的风中,谢裕并没有思索出她的人生该走向何方,而是开始好奇她的母亲是为何热爱她的行业。

电影不是文学,它是集体合作的产物,按照谢裕对母亲的了解,一个团队里出现不合她心意的瑕疵都会让她气闷,但在工作时她却允许团队随心发挥。

电影也不是纯粹的艺术,它被市场和商业等等因素层层裹挟着,谢裕不认为母亲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都是满意的,她也曾为了更好的商业效果做出违心的决定。

电影更不是令人铭记的传奇,漫漫影史中值得被后世传颂的影片寥寥无几,谢裕不认为母亲的作品会名垂青史,或许在她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会出现这样的影片,但现在并没有实现这项伟业。

那么······电影作为如此庸俗可笑的意识载体,又是如何让她伟大非凡的母亲深陷其中的呢?

谢裕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还要问本人。

于是她背起行囊踏上了归家的旅程。

母亲在听了她的问题后,并没有立刻给出t答案,而是邀请她:“最近我有一个剧组即将开工,要不要去体验看看?”

谢裕小时候被父亲抱着去剧组找过母亲,对于剧组的印象还是一群人闹哄哄地挤在一起,现在母亲邀请她了,那试试也不会造成损失。

二十岁的谢裕经过半年的gap后走上了谢姝当年的老路——在剧组中做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