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 / 2)

有时尽 古月阿酒 1691 字 3个月前

要么,还是换回警服?

可他还从未见过她穿旗袍的模样呢。

这些年来,她与聂征夷名义上虽说是父女,却并不在同一屋檐下居住,往常见面也多是在警局。错过了今日,也不知何时再有机会了……

聂昭定一定神,没再犹豫。

眼下,整个警局已是人去楼空,聂昭从警局出来,正琢磨着拦一辆人力车,却先被一个小小的男孩拦住了去路——

“咦,怎么是你呀小兄弟?”

出现在眼前的,恰是昨日那个被劫匪挟持的男孩。他斜背着个脏兮兮的帆布包,露出几页崭新的报纸,似乎是个报童。

聂昭停下脚步,见他乌黑的脸蛋,破旧的棉衣,漏洞的鞋子,不由又问,“这么冷,天也要黑了,你来这儿干什么呢?”

男孩对她的提问一概没答,只仰头看她,郑重地问,“你立这功劳,警局赏了你多少钱?”

“什么?”聂昭失笑,蹲下身去与男孩平视,但见他神容正经,不像说笑的模样,她也不自觉地认真起来,“唔,长官没提这个,有没有赏金还两说。”

“那等你发了钱,分我一半。”男孩说着,擡手蹭了蹭早已冻红的小鼻子,继续道,“昨天要不是我趁那人没防备,夺过刀来给他一刀,你们也未必抓得住他吧?就算抓住了也不可能这么轻松,整不好还得死人呢,反正我立的功比你大,只找你分一半的赏金算便宜你了。”

聂昭被他说得目瞪口呆。

一个八岁的孩子,能在被劫持时夺过凶器反杀劫匪,这已经让她觉得不可思议了,今日这番言谈就更令她刮目相看。

沉吟片刻,她轻轻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阿东。”

“阿东,等拿到了钱,买一t身厚实些的棉衣穿吧,鞋子也换一双。”

“不用你管。”

“那,你住在哪里?”

“也不用你管。”

“等长官发了赏金,我得去找你呀?”

“放心吧,我会来找你的!”

“哈哈,也行。姐姐答应你,等发了赏金就分一半给你!”

“那要是你们长官抠门,没发钱咋办?”

“那——”

“你想要多少赏金?”

一道温雅男声打断了聂昭与男孩的对话。

聂昭起身回头,只见来者是个身形颀长的中年男子,戴一顶貂皮帽,身上也是同样的貂皮大衣。她注意到,他大衣里头的西装很不一般,是一种类似天鹅绒的特殊质地,看款式是意大利货,光泽十分细腻,与他整个人散发的气息相得益彰。

这个人,处处带着南方水土的柔和,显然不是本地人。他面带着微笑走来,看了一眼聂昭,又将视线移到男孩身上,“小兄弟,你想要多少报酬?”

报酬?

聂昭大抵想到了他的身份,未及询问,那人已率先开口,“聂警官你好,鄙人蒋邱文,生意人,从上海过来,正是这批失窃瓷器的买主。此番真是多亏了聂警官与这位小兄弟,不然,蒋某这批货可就无法按期运到南洋了。”

“原来是蒋先生。”聂昭恍然,却见阿东已朝着蒋邱文伸出手来,不客气地道,“那我要20块!”

“没问题。”蒋邱文欣然点头,竟当真摸出钱夹,将钱递过去。阿东飞快接过,也没道谢就转身跑了,跑出两步却又回头,冲聂昭喊道,“诶!你昨天比今天漂亮!”

“啊?”聂昭啼笑皆非,可阿东却早已跑没了身影,显然也不打算跟她解释什么了。

蒋邱文从男孩身上收回目光,眼里是显而易见的赞赏,“今日也很漂亮,昨日与今日都很漂亮。”

“蒋先生见过昨日的我?”在女子迟疑的目光中,蒋邱文不仅未显局促,反而从容地从皮包中拿出一张报纸,正是刊登着聂昭相片的《东北早报》。

“只是在新闻纸上见过昨日的聂警官。蒋某今日前来,也正是因为这张新闻纸。”他顿一顿,温和神情不变,语声却郑重起来,“蒋某冒昧,有一事求证。敢问,聂警官的母亲,可是苏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