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井陉(2 / 2)

大楚武信君 冷剑情 1305 字 17天前

赵军主将陈余闻言大笑道:“广武君,你多虑了!我赵国二十万大军尽屯于此,何须用此等诈谋奇计?韩信兵少且疲,号称数万,实际不过数千,竟敢跋涉千里来袭击我赵国。韩信的汉军如今已是疲惫之师,若我似这般回避韩信,不主动出击汉军,诸侯们会以为我陈余畏缩怯懦,谁都敢来攻打我赵国!此计断然不行,广武君勿复言!”

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战法,让赵军哨骑四下出击寻找韩信的主力决战。

韩信指挥汉军开进到距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到了半夜时分,迅速实施作战部署:一面挑选二千名轻骑,让他们每人手持一面汉军的红色战旗,由偏僻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的抱犊寨山潜伏下来,准备乘隙袭占赵军大营,断敌归路;一面又派出一万人为前锋,乘着夜深人静、赵军未察觉之际,越过井陉口,到绵蔓水东岸背靠河水布列阵势,以迷惑调动赵军,增长赵军轻敌情绪。

拂晓,陈余等一众赵军将领望见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以退兵,都禁不住嘲笑韩信不懂兵法,因为兵法上明确规定,布阵要“右背山陵,前左水泽”,而韩信却背水列阵,置兵于“死地”,根本不懂得用兵的常识。

天亮之后,韩信亲自率领汉军,打着汉大将军的旗帜,携带仪仗鼓号,向井陉口东边的赵军进逼过去。赵军见状,果然踌躇满志,离开营寨迎战汉军。

两军戈矛相交,厮杀了一阵子后,韩信就佯装战败,让部下胡乱扔掉旗鼓仪仗,向绵蔓水方向后撤,与事先在那里背水列阵的汉军部队迅速会合,赵王歇和陈余见汉军被击败,岂肯轻易放过机会,于是就挥军追击,倾全力猛攻韩信的背水阵,企图一举全歼汉军。

正所谓“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汉军士兵看到前有强敌,后有水阻,无路可退,所以人人死战,个个拼命,赵军的凶猛攻势就这样被汉军抑制住了。

这时,埋伏在赵军营垒翼侧的汉军二千轻骑则乘着赵军大营空虚无备,突然出击,袭占赵营。他们迅速拔下赵军旗帜,插上汉军战旗,一时间赵军大营红旗林立,迎风招展。

赵军久攻背水阵不下,陈余不得已只好下令收兵。这时赵军才猛然发现自己大营上插满了汉军红色战旗,老巢已经易手。

赵军上下顿时惊恐大乱,士气全无,兵将纷纷逃散。占据赵军大营的汉军轻骑见赵军溃乱乘机出击,从侧后切断了赵军的归路;而韩信则指挥汉军主力全线发起反击。

刘邦部下大将曹参、骑将灌婴此时也收到赵军井陉之战战败的消息,率汉军在襄国追杀赵军。

赵军仓皇向泜水方向败退,被汉军追上,结果被汉军全部歼灭,陈余被汉将张苍俘虏并交给了张耳,最终被张耳斩杀于泜水。

刘邦又派靳歙、周緤(xie)等将率汉军从邯郸北上攻打襄国,汉军南北夹击,攻破襄国,攻杀了赵王歇。

纵观整场井陉之战,除了韩信之外,只有两个人看穿了韩信的布署,一个是李左车,另一个便是项羽。

项羽料定赵军必败,若是让汉军夺了赵地,对楚国非常不利,于是项羽便派王武、项悍率三万人马北上与汉军争夺赵地。

章邯、丁复等人听王武说完井陉之战的全部过程,对韩信的用兵之能深深忌惮。

尤其是章邯,听林亮此前说起韩信能背水列阵并取胜,本来他还不信,直到亲耳听到这个事实,章邯才确信韩信此人用兵已经超过了自己。

“韩信,会成为霸王和我们将来最大的敌人!”章邯此言一出,不仅是许倩、朱轸、戎赐,王武也跟着一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