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智斗纪审,妙引风向(1 / 2)

次日清晨,村委会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凝重的气息。

陈砚坐在会议桌一侧,神情沉稳,手中却握着那份从李秘书那儿拿来的会议纪要草案。

纸张虽薄,却是他今日反击的“武器”。

纪组长依旧端坐主位,面色冷峻。

他的目光在众人之间扫视一圈,最后落在陈砚身上:“陈同志,关于昨日我所说的审查,你可有什么意见?”

此言一出,满室无声。

苏昭坐在角落,默默握住手中的笔记本,眼神坚定地望向陈砚。

她知道,这一战,必须赢。

“有。”陈砚缓缓站起,语调平静却不容置疑,“这是省里刚刚下发的会议纪要草案,其中明确指出——‘鼓励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那份材料递了出去。

纪组长接过,翻开几页,眉头微蹙。

就在众人屏息等待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忽然响起:

“这份草案,我也看过。”

所有人转头望去,只见门口站着一位须发皆白、身着旧中山装的老者——正是退休的档案馆管理员老孙头。

他缓步走进来,站在陈砚身旁,语气笃定:“我虽然退休了,但一直关心政策动向。这份文件的内容与中央精神是一致的,说明砚山农业合作社的做法并未越界,反而走在了前面。”

纪组长脸色一滞,原本咄咄逼人的气势顿时弱了几分。

“可是……”他试图继续追问,“你们这个农业合作社,到底算不算变相资本主义?有没有经过审批?”

“我们没有打着合作社的旗号搞私人买卖,也没有雇佣工人剥削劳动成果。”陈砚语气不卑不亢,“我们只是把村民们组织起来,分工协作,提高效率。这正是响应国家号召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精神。”

他顿了顿,补充道:“如果这都算违规,那将来全国推行承包制的时候,又该如何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