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番外之新时代(1 / 2)

八月的风吹过瑞士欣维尔小镇,带着一丝独有的、属于工厂停摆期的寂静。莲花车队的工厂里,除了少数轮岗的安保和核心研发人员,空空荡荡。F1的夏休期,是围场里唯一能听见自己呼吸声的时刻。

林逸风的专属休息室里,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模拟器大楼的轮廓。他没有开灯,房间里只有三块巨大的显示器亮着,上面是斯帕赛道的遥测数据,密密麻麻的曲线和数字犬牙交错。

手机屏幕亮起,振动了一下。

消息来自周冠宇。

【出来坐坐?老地方。】

林逸风盯着那行字,手指悬在屏幕上,最终只回了一个字。

【好】

他关掉显示器,房间陷入彻底的黑暗。起身时,膝盖的旧伤传来一阵熟悉的酸胀。他没有理会,抓起桌上的车钥匙,离开了这个他比家还熟悉的地方。

欣维尔小镇上的那家小酒馆,常年被各种赛车照片和签名的头盔占据。老板是个老车迷,见证了太多车手的来来往往。

周冠宇已经到了,坐在靠窗的老位置,面前放着一杯柠檬水。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没有了赛车服和车队赞助商的标志,看上去就像个邻家的大学生,干净,温和。

林逸风拉开他对面的椅子坐下,把钥匙扔在桌上,金属和木头碰撞,发出一声脆响。

“决定了?”他问,直截了当。

周冠宇拿起杯子,指尖摩挲着冰冷的杯壁。“嗯。”

“法拉利?”

“他们给了我一个无法拒绝的合同。”周冠宇的目光落在窗外,远处的黄昏正在吞噬天空。“一个主力的位置,一个可以争夺胜利的机会。”

林逸风沉默了。他当然知道。整个围场都在传,红色跃马的席位正在向这位表现优异的华夏车手招手。在莲花,在林逸风身边,周冠宇成长为了一个稳定、可靠,且能在关键时刻带来惊喜的二号车手。

他为莲花拿下了足够多的积分,完美地执行了车队指令,甚至在林逸风陷入麻烦时,不止一次地用自己的赛车为他构筑起防线。

他做得足够好,好到值得一个更好的位置。

“我以为你会再留一年。”林逸风拿起桌上的菜单,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明年我们的新规赛车……很有竞争力。”

“我知道。”周冠宇把目光转回来,看着林逸风。“风哥,我在你身边学到了所有东西。如何管理轮胎,如何跟工程师沟通,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但……”

他停顿了一下,组织着语言。

“但你永远是那个一号车手。只要和你一队,我就永远是你的僚机。这不是你的错,这是现实。”周冠宇的语气很平静,“我想试试,看看自己一个人,能走到哪里。”

酒馆里的老式音响放着一首不知名的乡村音乐,旋律缓慢。

林逸风将菜单合上,放回原处。“我明白了。”

他当然明白。当年他离开索伯,加入法拉利,又从法拉利出走,亲手将莲花这支中游车队带上王座,为的也是同样的东西。

一个车手,终其一生,追逐的无非就是胜利。

“他们对你好吗?”林逸风换了个话题。

“比诺托亲自打的电话,很有诚意。”周冠宇笑了笑,“他说马拉内罗已经准备好了印着我名字的赛车服。”

“那帮意大利佬,就喜欢搞这些花里胡哨的。”林逸风也扯了扯嘴角,只是没什么笑意。“到时候别被他们的内部政治搞得头昏脑胀。”

“我会小心的。”

“勒克莱尔那小子……不好对付。”

“我知道,天才车手。”周冠宇的眼神里燃起一团火,“不过,跟你当了这么多年队友,我已经习惯和天才打交道了。”

这句话,像是一根针,轻轻刺了林逸风一下。

是啊,多年了。从周冠宇顶着“付费车手”的质疑进入F1,到如今成长为豪门车队争抢的对象,时间过得飞快。快到他都快忘了,自己也曾是那个挑战者,而非如今王座上的守卫者。

两人之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对不起了,风哥。”周冠宇先开了口,“夏休期刚开始就跟你说这个……我知道这会给车队带来很大的麻烦。”

“麻烦是Na该头疼的事。”林逸风向后靠在椅背上,“车队不是我一个人的。你做出了对你职业生涯最有利的选择,没人能指责你。”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看着周冠宇的眼睛。

“但是,冠宇。明年在赛道上,我不会让你好过。如果你在我的后视镜里,别指望我会给你留一毫米的空间。”

周冠宇笑了,这次是发自内心的。他伸出拳头。

“我求之不得。”

林逸风伸出拳头,和他重重地碰了一下。

没有拥抱,没有伤感的告别。两个在极限速度中生存的男人,用最简单的方式,结束了一段并肩作战的岁月。

“加点什么?”林逸风招了招手,叫来了老板。

“不了,明天还要训练。”周冠宇站起身,“我走了。剩下的比赛,我们一起,给莲花一个完美的收官。”

“当然。”

周冠宇转身离开,背影消失在酒馆门口昏黄的灯光里。

林逸风一个人坐在那,很久没有动。他拿起周冠宇没喝完的那杯柠檬水,一饮而尽。冰冷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却压不住心底翻涌起来的那股燥热。

他掏出手机,没有联系车队领队赵思宁,而是点开了一个赛车资讯App。手指划过F1的新闻区,直接跳到了F2的页面。

车手积分榜。

第一名的位置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旁边,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马子清。

积分遥遥领先,半程冠军已是囊中之物。

林逸风的目光停留在那张证件照上。那是一张年轻得过分的脸,眉眼间带着一股桀骜不驯的锐气,和当年的自己有几分相像,但又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敲击着,像是赛前敲击方向盘上的队徽。

记忆的闸门,被这个名字缓缓推开。

很多年前,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在国内一个赛车嘉年华的活动现场。嘈杂的人群,模拟器引擎的轰鸣,混杂在一起。

他当时作为世界冠军,被赞助商拉去站台。百无聊赖之际,他被一台模拟器前的人群吸引了。

一个看上去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坐在专业级的模拟器驾驶舱里,小小的身子几乎要被座椅吞没。他的脚甚至需要垫着东西才能踩到踏板。

可屏幕上,那台虚拟的F1赛车,正在银石赛道上疯狂刷着圈速。

走线精准,刹车点极限,油门控制得细腻又大胆。

周围的大人,那些自诩为赛车爱好者的成年人,被这个孩子的单圈成绩甩开了整整两秒。

林逸风当时就站在人群后面,看着那个小小的背影,一言不发。

活动结束时,他走了过去。

“你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从驾驶舱里爬出来,额头上全是汗,脸颊通红。他看着林逸风,眼神里有光。

“马子清。”他回答,声音还有些稚嫩。

“跑得不错。”林逸风说,“想不想跑真的赛车?”

男孩的眼睛瞬间亮得惊人,他用力地点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攥着拳头。

林逸风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笔,在一个小小的卡丁车模型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递给了他。

“等你什么时候进了方程式,拿着这个来找我。”

思绪回到现实。

休息室里,林逸风的手机屏幕上,马子清的照片和多年前那个满脸通红的小男孩重叠在一起。

他没想到,那个孩子不仅跑进了方程式,还跑得这么快,这么好。

F2的半程冠军。

这个分量,林逸风比谁都清楚。

他收起手机,站起身,将几张钞票压在杯子下,走出了酒馆。

夜色已经笼罩了整个小镇。他发动汽车,引擎的低吼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

他没有回家,而是调转车头,重新驶向莲花车队的工厂。

有些事,等不到明天。

赵思宁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作为莲花车队的掌舵人,她的夏休期从来都只是名义上的。车手市场、技术研发、预算审批……每一项都足以让她焦头烂额。

林逸风推门进去的时候,她正对着一份预算报告皱眉。

“出事了?”赵思宁抬起头,她对林逸风的性格了如指掌。如果不是天大的事,他绝不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里。

“冠宇要去法拉利。”林逸风关上门,把外界的寂静彻底隔绝。

赵思宁的动作停住了。她慢慢放下手中的笔,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办公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办公室里只剩下这单调的敲击声。

“什么时候的事?”

“刚刚。他亲口跟我说的。”

“合同细节呢?”

“没问。只知道是主力车手席位。”

赵思宁沉默了几秒,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只是眼神变得深邃。“我早该想到的。马蒂亚上个月在匈牙利站的时候,请我喝了杯咖啡。那只老狐狸,当时就在试探了。”

她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平板电脑,解锁,屏幕上是一个加密的列表。

【车手候选名单】

一长串名字,后面跟着详细的数据分析、商业价值评估和预计薪资。

“博托莱托,经验丰富,不惹麻烦,能稳定拿分。”赵思宁的手指划过第一个名字。“科拉平托也表达了兴趣。或者,奥康或者阿尔本,他们都需要比赛机会。”

她说的每一个人,都是围场里公认的优秀车手,是任何一支中游车队都会渴望得到的“安全牌”。

林逸风摇了摇头。

“我们不是中游车队了,Na。”他走到办公桌前,双手撑在桌沿,“我们是世界冠军。我们的目标是卫冕。我们需要一个能挑战我,能把赛车推到极限,能在关键时刻从对手手里抢下积分的人。”

“一个僚机,但又不能仅仅是个僚机。”赵思宁总结道,她当然明白林逸风的意思。“这样的人,不好找。要么太贵,要么野心太大,会破坏车队内部的平衡。”

“我有一个人选。”林逸风说。

赵思宁抬眼看他,示意他说下去。

“马子清。”

听到这个名字,赵思宁愣了一下。她显然知道这个人,F2的领头羊,赛车界最炙手可热的新星。

“一个菜鸟?”她眉头微蹙,“逸风,我知道你欣赏有天赋的年轻人。但让他直接进入一支冠军车队,给你当队友?这太冒险了。媒体会把我们生吞活剥。他承受不住这种压力。”

“我在法拉利失意的时候,所有人也都说我承受不住压力。”林逸风的声音很平静,“你当时是怎么做的?你顶着所有压力,把我签了过来。”

赵思宁的目光闪烁了一下。那确实是她职业生涯里最大胆的一次赌博,事实证明,她赌赢了。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舆论环境比那时候苛刻一百倍。”她摇了摇头,“而且,他没有任何F1的驾驶经验。模拟器是一回事,真实的赛车是另一回事。”

“那就让他来试试。”林逸风的语气不容置疑。“让他来工厂,上我们的模拟器,上我们的赛车。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赵思宁看着林逸风。她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一种久违的、不容置喙的坚持。这不是一个车队王牌对老板的要求,而是一个战士对战友的信任。

“你知道规矩的。”赵思宁最终松了口,“数据会说明一切。如果他的表现达不到标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我会从名单上选一个最稳妥的人。”

“可以。”林逸风点头。

“我来安排。”赵思宁拿起电话,“你最好是对的。”

三天后。

马子清站在莲花车队工厂的大门口,背着一个简单的双肩包,神情有些局促。

这里是F1世界冠军的总部,赛车运动的圣殿之一。空气中似乎都飘浮冠军的味道。他深呼吸,试图平复自己狂跳的心脏。

经纪人的电话打来时,他正在蒙扎为下一场F2比赛做准备。当听到“莲花车队”和“F1测试”这两个词时,他以为是恶作剧。

直到他收到正式的邮件,以及一张从伦敦飞往欣维尔的机票。

一个穿着车队制服的工作人员领着他穿过长长的走廊,墙上挂满了莲花赛车在各个时代的光辉瞬间。吉姆·克拉克、格雷厄姆·希尔、乔臣·林特、埃尔顿·塞纳……以及最显眼的位置上,林逸风高举冠军奖杯的照片。

照片里的林逸风,意气风发,眼神像刀一样锋利。

马子清的脚步顿了顿。他从背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个有些年头的卡丁车模型。模型的底座上,一个签名已经微微褪色,但依然清晰可辨。

“EthanL”。

“到了,这里就是模拟器中心。”工作人员推开一扇厚重的隔音门。

巨大的环形屏幕,和一个完整的F1单体壳驾驶舱,构成了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驾驶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