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新加坡。夜幕下的滨海湾街道赛道,被狂风骤雨搅得面目全非。这条以刁钻狭窄着称的赛道,在瓢泼大雨洗礼下,变成一条黑色绸带。
排位赛,维特尔在现场车迷助威声中,以完美的飞驰圈夺下杆位。红牛的维斯塔潘与里卡多紧随其后,分列二三。法拉利的新晋王牌林逸风,在q3最后一搏中,为追求极致速度,13号弯出弯时赛车尾部发生细微滑动。这电光火石间的失误,让他与杆位失之交臂,以0.05秒之差屈居第四。
赛后采访区,林逸风对着镜头挤眉弄眼,强装出“围场音爆小子”的姿态。他夸张挥舞手臂:
“就差那么一丢丢!”
“正赛,看我‘弯道漂移过弯,排水沟跑法’,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狮城最速传说’!”
转身瞬间,笑容迅速敛去。眉头紧蹙,眼神深处是挥之不去的懊恼。第四,发车位不错。但对渴望争冠的林逸风而言,远远不够。队友占据杆位,无形压力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正赛前一小时,天空变脸。热带雷暴裹挟狂风骤雨,从马六甲海峡席卷而来。瓢泼大雨瞬间将滨海湾赛道浇成汪洋。维修区手忙脚乱,工程师们尖叫着更换雨胎。媒体记者兴奋地对准这条F1历史上首次出现的“街道赛+雨战+夜战”极端赛道。空气中弥漫着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气息。
暖胎圈,林逸风驾驶SF70h在雨幕中前行。
“Ethan,雨势只会更大。”舒马赫冰冷的声音通过精神链接传来:
“赛道积水已超出半雨胎排水极限。你需要全雨胎,立刻!”
林逸风深吸一口气,按下无线电,声音果断:
“罗伯托,雨太大,半雨胎撑不住!我要求换全雨胎!”
他重复一遍:
“我要求换全雨胎!”
法拉利p房内气氛紧张。首席策略师与工程师罗伯托·奇亚帕快速交换眼神。屏幕上,气象数据飞速滚动。
“Ethan,收到你的请求。”奇亚帕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但根据数据模型,雨势十分钟后将减弱。半雨胎是最优选择。更换全雨胎意味着从维修区发车,损失太多位置。相信车队判断。”
林逸风压下心头怒火,争执已无意义。他语气平静回复:
“收到。但我坚持我的判断,雨势只会更大。”
无线电陷入沉默,奇亚帕公式化回应:
“我们会持续监控天气,Ethan。专注于你的比赛。”
林逸风胸口像是压了一块巨石。法拉利策略组的保守和固执由来已久,他们宁愿相信冰冷数据,也不愿相信车手直觉。
暖胎圈即将结束,赛车驶回发车格。异变陡生。两台哈斯与一台索伯,三台赛车突然转向驶入维修区通道。技师们手持全雨胎严阵以待。这一幕通过大屏幕清晰展现。
“有人换全雨胎了!”林逸风几乎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