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童谣驱雾老调弹(1 / 2)

芥子长生局 不定闹钟 924 字 3个月前

残雾还在桑田峪的墙角蜷缩,像没擦净的灰。李长生刚用草木灰围好最后一户的菜窖,村西头突然传来孩子的哭声——是王寡妇家的小虎,昨晚被雾里的影子吓着了,此刻正抱着门槛哭,哭声里混着断断续续的童谣:“槐树高,碾盘圆,雾里走,看炊烟……”

哭声刚起,墙角的残雾突然像被针扎的气球,“簌簌”往后缩。李长生愣了愣,只见小虎的眼泪滴在地上,沾泪的土块竟冒出点热气,把周围的灰雾熏得扭曲。

“这歌……”玄诚子摸了摸下巴,他认出这是桑田峪流传了几百年的童谣,是祖辈教孩子认路的,“我试过用清心咒、镇魂符,都镇不住这雾,难道……”

话没说完,北山方向又滚来一团浓雾,比昨天的更黑,像裹着墨汁的棉花。雾里隐约有无数只脚在动,踩得地面“沙沙”响,刚被石灰救活的麦苗,接触到雾的边缘,瞬间又蔫了下去。

“小虎,接着唱!”王寡妇突然反应过来,把孩子往怀里搂了搂,“唱你太奶奶教的那首!”

小虎被吓得打了个嗝,却还是抽抽噎噎地接下去:“东头井,西头泉,迷路了,喊姆妈……”歌声奶声奶气,带着哭腔,却像把钝刀子,一下下割着浓雾。雾里的脚步声突然乱了,原本整齐往村里涌的雾团,竟在歌声里打起了转。

李长生眼睛一亮,往祠堂跑。祠堂供着村里的老祖宗牌位,牌位前的石案上,还摆着去年秋收时孩子们献的麦穗。他抓起麦穗往村里跑,一边跑一边喊:“带娃的都出来!教娃唱老童谣!”

最先响应的是张老汉。他把孙子架在脖子上,自己扯着破锣嗓子唱:“石磨转,井水甜,雾里有,鬼打圈,跟着炊烟就能还……”他唱得跑调,孙子却跟着奶声奶气地和,爷孙俩的声音撞在雾上,竟撞出个小小的豁口,豁口处露出片清明的天。

玄诚子看得直咋舌。他见那些黑沉沉的雾,在童谣声里像被晒化的冰,尤其是孩子的声音,穿透力最强,唱到“炊烟”“姆妈”这些词时,雾里的鬼影就剧烈扭动,像是被烫着。

“是‘生魂气’!”他突然明白,“这童谣里记着桑田峪几百年的烟火气,孩子的嗓子干净,把祖辈的念想都唱活了,那雾是死魂聚的,最怕这个!”

村东头的孩子们也聚了过来,大的拉着小的,围成圈坐在碾盘上。不知是谁起的头,几十张嘴一起唱起了那首老童谣,声音忽高忽低,却像张绵密的网,往雾里罩:

“槐树高,碾盘圆,

雾里走,看炊烟。

东头井,西头泉,